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 2025 年年会于 5 月 25 日在杭州圆满落幕。本次年会以「微无创医学理念指导下的微无创技术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微无创医学领域顶尖专家、临床医师及科研工作者,通过院士论坛、专题分会场、学术辩论赛等形式,深入探讨前沿技术进展与临床实践创新。微无创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刘木彪院长作为大会共同主席带领医院妇科同道参与了此次盛会的组织和交流。
在这次大会上,三位院士和多名专家发表了主旨演讲,为微无创医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郎景和院士以《保守性手术与保护性手术》为题,强调在疾病治疗中需平衡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倡导以最小创伤实现最大健康价值;马丁院士系统回顾《宫颈癌手术发展历程与热点问题》,提出精准分期、个体化术式选择及多学科协作是提升宫颈癌治疗效果的关键;谭蔚泓院士以《数智推演赋能生物医学》为题,展望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微无创诊疗中的革命性应用,引发与会者对「智慧医疗」的深度思考。
作为专委会单孔腹腔镜治疗学组组长,刘木彪教授担任了单孔腹腔镜技术分会场主席,并做了《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的主题报告,刘教授系统回顾了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国际国内发展史和个人单孔诊疗经验后指出,「微创」理念已深入人心,患者对「生理心理双微创」需求将不断推动技术迭代,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将与单孔腹腔镜深度融合并成为 21 世纪微创外科的主流。
在医学遗传与生育力保护分会场,会议特设了学术辩论赛环节,刘木彪教授参与了该环节的主持工作,正反双方专家围绕《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1B1 期)手术范围》展开激烈交锋:北京协和医院曹冬焱教授主张结合指南推荐及国际研究数据,提出小范围手术与化疗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可在保障肿瘤治疗安全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并改善妊娠结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纪妹教授则指出严格遵循分期标准和患者风险程度,主张高危患者实施更彻底的手术更具肿瘤安全性,并分享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精准优势。当然,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合理的保留生育的宫颈癌手术决策应是坚持在遵循指南大原则,需要结合患者情况、医生水平与擅长以及医院基础设施条件与多学科综合能力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决策。在刘教授的主持下,会场专家们思维激荡,临床指南与共识得以深入人心。
作为年会的亮点活动之一,「单孔成像,气象万千」妇科单孔手术视频展示半决赛成功举办。赛会名誉主席郎景和院士、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狄文会长、执行主席与开场主持刘木彪教授、年会主席微无创医学专委会主委向阳教授全程参与了赛事并点评选手表现。来自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青年医师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高水准的技术盛宴。通过比赛交流,也将会推动单孔腹腔镜技术的规范化开展。
本次年会通过院士领航、技术研讨与学术争鸣,为微无创医学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向阳主席总结称:「未来将持续深化技术规范化培训、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现。」会议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闭幕,为全国同仁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彰显我国微无创医学领域的蓬勃活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