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8 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肿瘤亚专科主办的 「卵巢癌专题」月学术活动在福强院区学术报告厅举行。
作为妇科肿瘤亚专科建设落地后的首次学术活动,本次会议以患者为中心 ,通过 「学术引领 + 实战演练 + 跨域协作」 的创新模式,全面展现医院在妇科肿瘤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与人文关怀,为提升区域肿瘤诊疗水平注入新动能。
高层引领:院领导锚定亚专科发展战略方向
活动伊始,吴波副院长致辞表示,以「学科精细化发展的关键布局」定位妇科肿瘤亚专科建设,强调「亚专科建设是医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患者生命周期为轴,构建『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照护体系,让每一位妇科肿瘤患者都能获得全程可及的优质医疗服务。」掷地有声的话语既彰显医院对亚专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决心,更传递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战略导向。
妇科科主任金平教授以「精于细分,强于协作」为关键词展开致辞,提出「专病-专科-专人-专技术」的四维建设路径,强调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创新管理机制,打造「诊断精准化、治疗个体化、服务人性化」的特色专科。「我们有信心通过亚专科建设,让妇科肿瘤诊疗从『标准化』迈向『精准化』,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技术的精度』与『医疗的温度』。」金平主任的发言,既是对学科发展的清晰规划,更是对团队实力的有力背书。
实战部署:亚专科负责人详述建设「路线图」
在《肿瘤亚专科建设进度汇报》中,陈默主任以「专业化、全周期」为核心,系统阐述亚专科建设的「硬核举措」。
●团队建设:实现肿瘤病区医护人员固定化、专业化配置,打造一支深耕妇科肿瘤领域的精锐之师;
●流程创新:推行「术前 MDT(多学科联合诊疗)+术后 TB(肿瘤病例讨论)」模式,从手术方案定制到全程管理路径优化,构建科学化诊疗决策体系;
●服务升级:开设「妇科肿瘤全照护门诊」「筛查异常门诊」等专科门诊,构建覆盖「筛查-诊断-治疗-随访」的闭环服务链,确保患者在全病程中获得全程、连续、个性化照护。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家门口』获得国际接轨的诊疗方案。」陈默主任的汇报以清晰路径规划未来,勾勒出亚专科建设从团队到流程、从技术到服务的立体化发展脉络。
多维赋能:沉浸式教学与跨域协作彰显专业温度
①学术赋能:规范诊疗,锚定精准化诊疗坐标
学术分享环节,陈国斌教授带来《卵巢癌临床常用评价指标体系》专题讲座,深入剖析疗效评估、手术评估、化疗评估及肿瘤随访评价四大核心体系,结合临床案例解读指标应用逻辑,为卵巢癌规范化、精准化诊疗提供 「实操手册」,助力医护人员建立标准化诊疗思维。
②情景演练:在「共情」中传递医疗温度
活动特别设置两场沉浸式医患沟通情景演练,成为人文医疗的生动注脚。
妇六团队模拟「40 岁患者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术前谈话」,围绕生育功能保留、术后康复等患者核心关切,通过「风险告知+情感支持」的双重沟通,展现「医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平衡艺术;妇一团队演绎「55 岁初诊患者病情交代」,针对老年患者治疗耐受性、多模态方案利弊等焦点问题,演示「科学解释+家庭协作」的沟通策略。
每场演练后,专家即时点评「沟通中的倾听技巧」「共情表达的临床价值」,引导医护人员思考「如何让医疗决策更有温度」。这种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教学模式,让参会者深刻理解:精准诊疗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全方位守护。
③跨域 TB 讨论:在「协同」中提升诊疗高度
作为压轴环节,「4 月份肿瘤病例术后 Tumor Board 讨论」通过云端连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鹿欣教授,上演一场「临床实战与前沿理论」的深度对话。
管床医生详细呈现每一例肿瘤病例的诊疗难点,双方专家从手术路径优化、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化疗方案迭代、术后随访注意事项、复发管理等角度展开研讨;结合最新 NCCN 指南及国内最新共识,为具体病例制定精细化诊疗路径,为疑难病例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此次活动拓宽了参会者对肿瘤全周期管理的全局视野,彰显亚专科 「接轨国际、立足临床」的诊疗格局。
长效展望:构建常态化学术平台,守护患者生命全程
本次活动以「全周期管理」为主线,通过「领导战略部署-主任实战规划-团队能力提升-跨域学术联动」的完整闭环,全面展现妇科肿瘤亚专科的建设与发展潜力。
据悉,此类学术活动将每月固定举办,持续聚焦妇科肿瘤领域的诊疗难点与前沿进展,通过 「临床研究-技术创新-经验共享」的常态化机制,推动构建更具时效性、精准性的诊疗体系。
「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全覆盖,让每一位妇科肿瘤患者在全病程中获得更有质量的生存」,这是本次活动传递的核心理念,更是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肿瘤亚专科的永恒追求。随着亚专科建设的持续推进,期待以更专业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为广大患者筑牢生命健康防线,书写妇科肿瘤诊疗新篇章!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