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他的心很「小」,因为只有小心谨慎,才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身边人却说,他的心很「大」,因为他的心里不仅装着康复科,还装着千家万户的患者。
01 他的口袋里有个小本子
「疾病诊断是一门学问,咱们要对患者有责任心,要从根处了解患者,要是对患者的情况不足够了解,那么我们怎么为他们进行进一步治疗呢?」这是李丕慈医生常常告诉自己和同事的一句话。行医多年,李丕慈很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他从不随意做出医学判断,凡是做出的判断绝对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二十多年来,他的白大褂兜里始终装有一本厚厚的小笔记本,奔走在医院各个角落,这个不起眼的本子里面却有着「惊天秘密」。一个手掌大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蓝字黑字记录了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需求,需要处理、协调等事项。他随时带在身边,一有情况,一有灵感和领悟,便随手记下。
「不用查阅电脑了,5 床陈某是脑梗病人,前天住的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李丕慈翻开笔记本即可娓娓道来。「行医多年,有什么新治疗、新药物,剂量如何,这些情况的记明,方便我对病人病情的治疗,同时也可以为患者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他这样说道。他口袋里的小本子,是对病人的负责,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医生的责任心进行到底。
02 他仁心而又有着博学
「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位患者。」先前,有一名患矽肺病的患者来到我院,因为他是一名「三无」人员,关于他的救治、护理等相关医保费用以及康复后去向等成了一个大问题。
此时,李丕慈站了出来,他说:「在医院,尽管我们每个医护人员每天看习惯了生与死,但无论患者身份如何,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比可贵的。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任何时候,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使疾病困扰的患者得到帮助。」心系患者,情暖人心,正因为他的真诚和执着,整个康复科科室工作人员轮流给那位「三无」人员送饭长达了五个多月。
「你们不是我的亲人,胜是我亲人。要不是有你们,我都不知道自己会在哪里。」看着每天有人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该矽肺病的患者感慨道。
李丕慈的办公桌上总摆放着一些医学书籍,一有时间,他就会认真阅读仔细揣摩,随时提升自己的医学能力,这样的习惯已经伴随他十余年。因为他的潜心学习,所以他博学且多闻,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去。
在一次诊疗中,有个患者「四肢乏力」初步诊断「脑梗死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垂体功能不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收住院后,李丕慈根据患者急性发病病史,考虑中毒可能,细致入微查体发现:「患者皮肤上有皮疹!」
于是,李丕慈反复追问她进食哪些食物,而后发现疑点,「连续多日每日吃一支甘蔗,那跟霉甘蔗中毒的临床表现就吻合上了啊,这是霉甘蔗中毒!
后来,该病人经有效的救治,数日后即可行动自如。正由于他学识渊博,才避免了此次误诊,二十余年如一日的从医之路,更是让无数家庭从中受益。
03 他是个康复患者眼中的「光」
见人疾如己疾,见人忧如己忧,是李丕慈的行医风格。他将病人放在第一位,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尽心竭力为患者提供最优服务。李丕慈不仅治疗疾病,还治愈人心,常常有患者原本脸色阴郁,在见到李丕慈查房后神色舒缓了下来。
「双肘关节、脚后跟 4 点支撑在床上,腰上挺了!身子离床面远了!嗯...... 是的!是这样的体位,回到家切记还要经常练习,我会跟大家细说的,维持几秒钟至几十秒、数分钟是一次,每次 10~30 个动作是一组,每天做几组。」在病房内,李丕慈指导病人运动康复时,会手把手地帮着体位摆放,轻声细语、十分耐心,是他对待一个康复科患者时的态度。
此外,他也会指导家属怎么协作患者做 Bobath 握手、拱桥运动、股四头肌牵伸运动等等。通过这些康复手段以及李丕慈的言传身教,患者在身体上及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同时,家属也可以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起到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无仕杏坛称国手,敌疾黄齑消百病。李丕慈医术精湛、仁心仁术、治愈患者无数,康复科建科 5 年以来,始终保持 0 差错,他的病源口口相传。「大医精诚,德艺双馨」这八个字,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