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沪的这段时间,有晴有雨也有阴,有喜有悲也有恐。我们从慢慢适应环境、适应工作节奏,直至现在的抱团拼搏,这最不离开的那个人,就是 苍南县中医院 援沪核酸采样队领队——郑静。
记得刚开始采样工作的时候,我们担心的不仅仅是零距离接触阳性病例的问题,更多的是怎么有效合理地穿脱防护服,怎么搭档最合适,物资供给该怎么准备等等一系列问题。
听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等等,我在回复信息。时间总是会带走一些焦虑,也会沉淀出一束强光照亮我们援沪的前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知道上海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更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虽然我们有过院感培训,能熟练地穿脱防护服,但在上海这片土地上,我们还是遇上了诸多难题。但只要汇报给领队,她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排忧解难。
虽说是车上的后勤保障,可她的责任并不比任何一个人小。因为是以地方医院为单位下车,分散到各个采集点工作。
她必须每次都确保我们完成采样任务后能顺利归队,在行驶的车上穿防护服,采样回来脱防护服,她都一一过目,仔细检查,看到不足之处,会及时给我们指导改正。
下车叮嘱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上车督促我们全身消杀,看似最不起眼的细节,实则是我们最安全的护身符。记得哪天我们完成采样任务回到酒店时,已经 23:30 了,有个队员身体不舒服,她得知消息后,马上联系队里领导,寻找其他队伍的医生,让队员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直至凌晨,在询问一圈队友的身心状况处于良好状态后,她终于才能安心的休息。用她的话来说:这一天天的就像一个老妈子,要事事眷顾。
她一直在用行动诠释初心。鲁迅先生说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现在正是于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成非常之功,有这么一个尽职尽责的领队,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晨钟暮鼓,雁塔流云。千里之行,积于跬步;万里之船,成于罗盘。现在的日子虽然很累,但我们坚信,在具有昂扬斗志的领队带领下,我们所有的苦与累,将会汇集到那滚滚而流的黄浦江畔,相拥着最璀璨夺目的东方明珠塔。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