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一批年轻的战士赶赴了属于自己的战场进行人生关键的一战。战后的何去何从是至关重要的决策,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成为家长和孩子们考虑的重点。在这个时刻,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医生这个职业的特点和感受,供大家在择业路上医生是一份很特别的工作,时常要跨越生死两线,目睹过最深的绝望,也有喜极而泣的欣喜以及平静祥和的离去,这令我们也最接近人类对生命的无限探索与追问。
我的医生生涯也快 20 年了,想想自己从懵懵懂懂的实习生到现在熟练地和各类患者沟通,处理各种疾病和各类临床问题,一路走来,确实感慨颇多,尤其是在和睦家工作的这八年中,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医生本身就是药」。初为医生应该是念心内研究生时,当时正值国内 SARS 非典疫情泛滥,科里正式医生都去支援抗疫前线,只剩下导师带着我独立管理整个病区的病人。感觉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的,担心哪个病人没有处理好,哪个医嘱忘记下了耽误治疗,似乎疫情离我很远。
这段时间来了一个心绞痛的病人,病人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性,怎么看也不像病人,但导师却说要收到 CCU(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反复叮嘱说一定要监护好这个病人。正值中午吃饭时间,就听监护室护士大声喊「大夫快过来!」我放下筷子飞奔过去,只见监护室护士都围在病人床前,导师已经在病人床前开始心外按压,病人脸色惨白没有意识,导师沉着地说「小康过来心外按压,注意按压力度和频率。除颤仪充电 200J,准备除颤」,我脑子里迅速的反应着练习心肺复苏时的要点,但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快要跳出来了,可能没见过这阵势,紧张的快喘不过气来,更不知道自己的心外按压是否到位,大家迅速给病人连接好电极,除颤到位,但病人似乎没有反应,「小康,继续心外按压,除颤仪充电 250J 准备除颤」,再次除颤,看着心电监护的心电图转成了窦性心律,病人似乎做了一场大梦苏醒了过来,大家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我这时才发现自己也已满身大汗。
平时都是在假人上练习,这真刀真枪的实践还是第一次,满身的汗水都夹杂着紧张和恐惧。一条生命就在这瞬息之间被抢救过来了,我不敢想象如果导师不在,我能做什么,似乎平时的练习到了战场上还是会手忙脚乱慌作一团无从下手。从那一刻起,深深感受到了医生肩上承担的职责和份量。后来这个病人又发作了两次室颤都除颤抢救过来了,出院时大家和他开玩笑的说,住了一次院给你胸前绣了好几个纹身回去(都是除颤留下来的电极印记),病人感激地说「救了我的命,绣再多纹身都值!」当时自己脑中一下子浮现出了那八个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公立三甲医院摸爬滚打了十来年,在博士毕业后做了个重大决定,去私立医院看看,感受一下私立医院的诊疗环境和服务理念。应该说和睦家进一步让我感受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以及全科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要。全科医学旨在「全息」地处理病人的身体情况,在看病的过程中,医生更关心的是患病的这个「人」,而不仅仅是他的「病」。「人」比「病」重要,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应优先于征服疾病,控制指标。
作为一名全科医生,要学习的领域很多,除了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更多的还要深耕营养、心理、康复等领域,因为这些才是预防疾病的根本。虽然我是西医医生,但很认同《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这不仅要求医生需要技术,更需要感情投入。医生应该把患者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去尊重患者,关心患者,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问题解决问题,充分的理解沟通,从而达到真正的医患的充分信任。
和睦家工作的八年中,太多的老病人都已经成为了朋友一样的关系,彼此尊重彼此信任,每次听到病人说「康医生,看完您就感觉病好了很多」,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再次感受到那句话「医生本身就是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这样写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一位好的医生,能给予病人的不只是治疗方法,更要去安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有戒掉不良生活方式的信心,战胜病魔的勇气。「医病先医心,一句话就是一剂药。」医生的一句安慰,一句鼓励,有时比吃上几天的药的用处都大,很多疾病多多少少都会引起心理方面的困扰,让他的「心」舒服了,身体也舒服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全科医学是一门整合了临床、心理、社会、康复医学的综合性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全人照顾」,全科医生不只是医治病人躯体上的痛楚,还要关注病人的想法、担忧、期待。医生是融合了天地精华,吸收了海量的医学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浸泡了汗水泪水,千锤百炼出来的药品,医生应该是世界上最贵的药!医学是一个广博、变迁、常新的学科,知与行永无止境。因此学医也是一个艰苦持续学习的过程,但它能让你站在生命之河的两端思索,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谜题,永远有不尽的课题去研究,探究变幻莫测的人生。有人曾说「医生是介于人和神之间的职业」,医生首先是很普通的人,但却做着关乎其他人生死的事。因此,从医这么多年,我对于这个职业更加敬畏,每日三省吾身,全身心地去陪伴所有病人,相互扶持,一路走过短暂而深刻的人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