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原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坐落于北京的东大门, 始建于1982年,2010年6月,正式迁入通州区翠屏西路116号新址。2011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成功合作,医院正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经过30余年发展,东直门医院东区现已成为职工800余人,病床近400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5%以上,年门诊量超80万人次,年收入近4亿元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四位一体的全民所有制三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02亩,专业设备800余台(件),万元以上设备近300台(件),固定资产1.2亿元。其中包括核磁共振、64排高分辨螺旋CT、大型成套数字化X线机组、数字胃肠造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和先进的重症监护仪等高精尖设备。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21人,高级职称77人,中级职称163人,研究生127人,博士生21人。科室齐全,设心病科、脑病科、肺病科、康复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外科、妇科、肛肠科、骨伤科等二十余个科室。新增开设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Intensive Care Uni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等科室。 医院高度重视专科建设,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评通过的重点专科3个,分别为脑病科、肺病科、心病科;北京特色专科为针灸推拿科;区级重点专科3个,为康复科、内分泌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获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医院还成立了“名医工作室”,遴选9名中青年中医师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并确定学术继承人。 脑病科拥有住院床位110张,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科室,具备完善的脑病诊疗方案。针对脑病患者的肢障残疾,康复科应用中医康复手法,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开展了语言功能训练,创建了针对卒中后肢体瘫痪康复的“脑功能再建法”,临床疗效明确,降低了脑病患者的致残率,获得通州区科技进步奖。 针灸推拿科共拥有治疗床70张,开展中医治疗项目达数十种,对面瘫、腰痛、失眠、小儿疳积、肥胖症等有独到疗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内分泌科承担着多项北京市市级科研课题;预防保健科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急诊科配备了技术力量强大的医护团队,能够满足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需要。抢救室设有中央给氧系统,呼吸机、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洗胃机等,为抢救患者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于2015年3月开设急诊病房,每张床位均配有多功能监护与救治设备。建立了重症患者抢救和手术的绿色通道,能救治各种昏迷、休克、中毒,COPD、开放性骨折、重创后肝脾破裂、误吞物品、消化道大出血等各类疾病。 骨伤科开展各种脊柱、关节及创伤的复杂性手术和微创手术。肛肠科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如铜离子治疗、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全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等,普遍开展痔、瘘、脓肿、肛裂、息肉、直肠癌、结肠癌等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外科可规范完成各类大中型手术,诸如开腹及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及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等。脾胃病科开展无痛胃肠镜,胃镜下急取异物、切除息肉、早期肿瘤、镜下止血等,技术成熟。病理科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指标。 血透室目前是通州区最大的透析中心,可同时容纳50余名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室具有6个层流洁净手术室,可满足不同的手术需求,为手术科室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医院的导管室已正式启用,ICU、CCU也均设立病房。 医院将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建设,包括病房楼、中医国际医疗部,科研、教学及行政办公楼和附属楼等。已于2012年底开工,规划病床数达1200张,停车泊位1500辆,总面积达15万平米左右,职工人数达2500人左右,日接待门诊量达10000人次。总体设计以患者为中心,既现代化又人性化,能够承载高水平的医疗、科研、教学体系,打造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塑造中医药核心品牌,把医院建设成为传统中医适宜技术与先进西医诊疗相结合的中医行业名列前茅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运河古渡植杏林,燃灯塔下赠青囊。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拔地而起、卓然矗立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将以开放的胸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一座标志、一种象征,必将古老而年轻的岐黄医学在通州大地上传承创新,再续辉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原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坐落于北京的东大门, 始建于1982年,2010年6月,正式迁入通州区翠屏西路116号新址。2011年8月,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成功合作,医院正式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经过30余年发展,东直门医院东区现已成为职工800余人,病床近400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5%以上,年门诊量超80万人次,年收入近4亿元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四位一体的全民所有制三级甲等综合中医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02亩,专业设备800余台(件),万元以上设备近300台(件),固定资产1.2亿元。其中包括核磁共振、64排高分辨螺旋CT、大型成套数字化X线机组、数字胃肠造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和先进的重症监护仪等高精尖设备。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21人,高级职称77人,中级职称163人,研究生127人,博士生21人。科室齐全,设心病科、脑病科、肺病科、康复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外科、妇科、肛肠科、骨伤科等二十余个科室。新增开设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Intensive Care Uni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等科室。 医院高度重视专科建设,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评通过的重点专科3个,分别为脑病科、肺病科、心病科;北京特色专科为针灸推拿科;区级重点专科3个,为康复科、内分泌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获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医院还成立了“名医工作室”,遴选9名中青年中医师作为医院学科带头人,并确定学术继承人。 脑病科拥有住院床位110张,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为“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科室,具备完善的脑病诊疗方案。针对脑病患者的肢障残疾,康复科应用中医康复手法,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开展了语言功能训练,创建了针对卒中后肢体瘫痪康复的“脑功能再建法”,临床疗效明确,降低了脑病患者的致残率,获得通州区科技进步奖。 针灸推拿科共拥有治疗床70张,开展中医治疗项目达数十种,对面瘫、腰痛、失眠、小儿疳积、肥胖症等有独到疗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内分泌科承担着多项北京市市级科研课题;预防保健科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急诊科配备了技术力量强大的医护团队,能够满足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需要。抢救室设有中央给氧系统,呼吸机、除颤仪,多功能监护仪、洗胃机等,为抢救患者提供了完备的硬件设施。于2015年3月开设急诊病房,每张床位均配有多功能监护与救治设备。建立了重症患者抢救和手术的绿色通道,能救治各种昏迷、休克、中毒,COPD、开放性骨折、重创后肝脾破裂、误吞物品、消化道大出血等各类疾病。 骨伤科开展各种脊柱、关节及创伤的复杂性手术和微创手术。肛肠科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如铜离子治疗、PPH(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全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等,普遍开展痔、瘘、脓肿、肛裂、息肉、直肠癌、结肠癌等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外科可规范完成各类大中型手术,诸如开腹及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及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等。脾胃病科开展无痛胃肠镜,胃镜下急取异物、切除息肉、早期肿瘤、镜下止血等,技术成熟。病理科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指标。 血透室目前是通州区最大的透析中心,可同时容纳50余名透析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室具有6个层流洁净手术室,可满足不同的手术需求,为手术科室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目前,医院的导管室已正式启用,ICU、CCU也均设立病房。 医院将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建设,包括病房楼、中医国际医疗部,科研、教学及行政办公楼和附属楼等。已于2012年底开工,规划病床数达1200张,停车泊位1500辆,总面积达15万平米左右,职工人数达2500人左右,日接待门诊量达10000人次。总体设计以患者为中心,既现代化又人性化,能够承载高水平的医疗、科研、教学体系,打造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塑造中医药核心品牌,把医院建设成为传统中医适宜技术与先进西医诊疗相结合的中医行业名列前茅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运河古渡植杏林,燃灯塔下赠青囊。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拔地而起、卓然矗立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将以开放的胸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成为一座标志、一种象征,必将古老而年轻的岐黄医学在通州大地上传承创新,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