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0-05-19
原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成果展——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郭剑明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郭剑明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肾癌精准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获得了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

《肾癌精准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郭剑明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肾癌精准微创诊疗体系的建立》获得了 2019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 年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

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提高,肾功能的保护日益关注。提高肾癌的总生存期与生活质量一直是泌尿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肾癌的诊疗指南也在日益更新,从早期肾癌做肾癌根治术到现在尽可能做肾部分手术,然而肾部分手术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远高于肾癌根治术。面对时代的需要,提出以下几点创新:

  1. 肾癌的术前评估方面:①提出首个基于中国人数据的保留肾单位手术(NSS)术前评分系统——中山评分,用于术前评估手术难度、并发症风险等,提高保肾手术比例的同时降低了并发症。②提出首个用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手术的评分体系——肾柱评分和零缺血指数,提高了施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比例和安全性。

  2. 肾部分手术的术中处理方面:①发明腹腔镜手术遥控动脉夹,即开即闭,减少热缺血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手术安全性。②率先在复杂肾肿瘤中开展小切口开放手术,结合了开放和微创的特点,减少创伤的同时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

  3. 肾癌的预后评估:①通过分子分型建立肾癌预后模型,区分高危肾癌患者,有利重点监测和转移复发的早诊早治。②首次提出 SETD2 在转移性肾癌中可用于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预测,提高了药物的客观反应率。③首次提出病理假包膜的「四分类法」,在大样本队列中系统研究其对预后的影响。

该项目成果提高肾部分手术的比例的同时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高危肾癌患者重点监测,早发现,早治疗。根据分子分型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提高了患者客观反应率和生活质量。精准微创诊疗体系的应用提高了肾癌诊疗水平的发展。该诊疗体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长海医院、仁济医院等全国多家单位推广应用。项目总体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完成人:郭剑明、王杭、刘立、陈伟、奚伟、王佳骏、

夏雨、白奇、李耀辉、朱延军

华夏医学奖完成人: 郭剑明、王杭、刘立、陈伟、胡骁轶、奚伟、王佳骏

徐磊、夏雨、白奇、姜帅、朱延军、李耀辉、项卓仪、杨渊峰


*声明:本内容仅代表文章来源方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