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存在 1 万小时的最低阈值,练习更重要的是方法,即刻意练习。
医生这一职业的一大特征是,需要终身学习。也正是顺应这种特征,我们已经或正在经历延长学制、八年制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各种继续教育、行业学会及峰会。
然而,这些贯穿始终的学习,对于提升医生能力,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经验积累≠水平提高
让我们先看几个美国的「神反转」案例。
第一个案例早在上世纪 80~90 年代,当时,随着美国腹腔镜手术的广泛普及,外科医生需要更新自己的技术。大家普遍认为,已在传统手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外科医生,拥有做手术必备的所有知识,自然会比刚接受训练的外科实习医生更快掌握这种新方法。
然而,当医学研究人员将这两类人群的学习曲线进行对比时,发现这两类医生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以及减少并发症数量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
第二个案例发生在 2005 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广泛的研究结果评审报告,探讨随着时间推移,医生提供的护理质量将怎样变化。
这项研究最初的猜想是,随着医生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他们提供的护理质量也应当提高。但现实完全相反。在 62 项研究中,只有 2 项,医生随着经验的丰富,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护理质量。年长的医生,比之经验少的医生,不但相关知识知道得少一些,做得也差一些。
第三个案例是 2014 年时,美国进行了一项研究对象是 50 万张乳房 X 线片和 124 名美国放射科医生的乳腺癌诊断准确性的研究。这些医生都是完成了医学院教育、经历了实习期,还参加了 4 年专业培训的合格医生。
最初的设想是,诊断准确性可能与医生的从业时长和诊断数量呈正相关。然而,最终研究结论竟然是,124 名放射科医生诊断乳腺癌准确性间的差别,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独立从业前接受的最初培训的差别所致。
第四个案例则持续了 10 余年,多伦多大学的博士、教育科学家戴夫·戴维斯(Dave Davis)一直着重于研究医生继续职业教育的效果,他与挪威研究员路易斯·弗斯特朗德(Louise Forsetlund)率领的研究团队,研究了医学继续教育的 49 项新研究,结论都很相似:角色扮演、讨论组、案例分析、在线交互式学习、实习培训这些活动互动较强,效率最低的是聆听讲座的说教式活动——但这些活动,无一例外,对于精进医术的效果均不大,而对于改善患者病情的作用甚至更小。
此外,还有多项关于医护人员决策准确性的大样本研究,结果都发现,丰富的专业经验带来的好处,有些微不足道。
练习时间≠改进成果
以上这些来自《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的案例,被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提出,迫使我们思考:
向医生提供了医学院学习、医学杂志、研讨会、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等这些必要的知识,就足够了么?
积累了更多经验,就一定能提高技能水平么?
我们是否陷入了更强调知识而忽略技能的泥潭?
由此,作者更是质疑当下流行的「1 万小时定律」:医生勤学苦练 1 万小时,真能蜕变成医学专家么?真相是,从来不存在 1 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 1 万小时的最低阈值和边界。而且,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更重要的是练习方法,即「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还是以通过 X 线片判断乳腺癌为例。
澳大利亚建立了医学类数字图片库,放射科医生可以借此检索一系列的乳房 X 线片。这套图片库的一个重大意义在于,帮助放射科医生获得关于自己诊断结果的有效反馈:跟踪自己检查的患者未来是否真的罹患癌症、上一次检查是否有忽略掉的早期信号、癌症随着时间推移的发展等等。
放射科医生由此能选择对自己有挑战作用的 X 线片,有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解读,而且每次都获得准确的反馈,由此迅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经历了这种专科训练的医生,仅在岗几个月,就达到了没有接受此项训练医生 3 年发展到的技能水平。
这种有反馈的训练工具,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刻意练习。
与此类似的,还包括纽约市摩根士丹利儿童医院的医生改进住院医生对儿童脚踝伤害的诊断、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外科医生降低摘除胆囊的腹腔镜手术中胆管特定类型损伤的概率,以及更多医院开始有针对性地利用仿真器,模拟特定错误或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练习效果。
所谓 1 万小时定律,真正想表达的是,每一个追求进步的人,都应该耐心、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 (Anders Ericsson) 、罗伯特·普尔 (Robert Pool)
译者:王正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11 月 1 日第 1 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