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6-01-17
原创

​丁香园呼吁医护工作者理性对待 医学科普任重道远

为医师协会态度点赞。

从 15 日晚上开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文中简称北医三院)杨姓产妇死亡事件不断发酵。

香园呼吁医护工作者理性对待,不做键盘党和标题党;医学科普任重道远,不希望每次医学知识的大众普及进步,都要这样惨痛的代价,医患关系本来就很脆弱了,不是么?

两家涉事机构发布声明 

15日 18 时左右,北医三院发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关于网传「中科院理化所杨女士死亡」有关情况的说明》。

摘要如下:

1. 患者病情凶险 尸体解剖系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

患者杨女士,34 岁,妊娠 26+ 周(自然受孕),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胆囊结石等。

2015 年 12 月 28 日入院,经治疗病情相对平稳;2016 年 1 月 11 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所见符合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心包压塞,抢救成功率很低,死亡率极高。

2. 家属曾聚集滞留产科病房 干扰正常医疗秩序

3. 北医三院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或法院处理解决医疗纠纷。

几乎同时,患者生前所在单位中科院理化所也发布了《关于我所杨冰同志不幸去世有关情况的说明》

摘要如下:

1. 2016 年 1 月 14 日,该所曾致函北医三院,请求对杨冰离世的原因做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

2. 该所支持职工家属以合理合法的理性方式维护权益; 支持和配合有关机构积极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和依法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支持、不鼓励任何过激行为。 

中国医师协会呼吁:关心职工应与尊医守法并重

今晚 20:30 分,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发布《关心职工应与尊医守法并重——关于王牌科室遭医闹》称——

我们认为,一个单位关心自己的职工无可厚非,向医疗机构提出要求也是单位及家属的权利,医院对患者的死亡已经做出说明。

问题在于: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出具公函前是否知道家属有伤害医护人员、打砸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有没有要求家属依法维权?

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的公函何以送达医院前在网上出现?

2014 年 4 月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国家卫计委、司法部共同发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2015 年 11 月 1 日,医闹也列入《刑法》所打击的范围。「徒法不能自行」,法律的实施要去全国各组织机构、公民严格遵守,任何违法犯罪,单位和个人都有与之斗争的义务。

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任务,全社会都不应掉以轻心! 关心职工首先要教育职工!

医患都需要理性沟通 无论地位身份

一起看似「平常」的医患纠纷,为何引起轩然大波?原因也许在于两家涉事机构分别位于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的最顶端;又被多个自媒体冠以「中科院大战北医三院」等标题党广泛传播。

北医三院的妇产科系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和首批 211 工程重点学科,被誉为妇产科的「王牌科室」;中科院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昨天的一纸公函将这件事情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日常诊疗中,家属的心情和对医生的「指责」可以理解,但又闹又打又砸不是一种良性的沟通方法;而随后网友引申出的「拉黑中科院,设立黑名单」更不利于医患的良性沟通。

对于医生群体而言,最伤心的莫过于整个社会不尊敬医生,不敬畏生命,「若连高级知识分子都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文闹连同武闹,还能要求老百姓什么呢 ?」医闹的结果是医疗环境的恶化,最终买单的还会是患者。

正如北京协和医院的青年医生花苏榕评论说:

本来一个产妇和一个医生的个人恩怨,变成了理化所对妇产科,最后成了中科院对北医的江湖恩怨。

一边喊着再不收中科院病人,一边喊着再不让北医的批基金评院士。我不在当场,都是道听途说,不明真相,所以也不对事实本身作评论。

但无论真相如何,打砸医闹都是不对的,也是明显违法的。同为高级知识分子,不能讲道理讲法律么?如果连高级知识分子之间都不能讲道理讲法律,来打砸闹这套,对于普通老百姓是怎样的表率?

产妇不代表理化所,更不代表中科院;医生不代表一个科室,更代表不了北医。法治社会有法治社会的规矩,无论患者是不是中科院的,也无论医生来自大医院还是小诊所。医疗的秩序应该靠法制维护,不是靠医闹维护,中科院的其他患者还要看病,北医的其他医生还要看病人,还有一堆其它的病人等着北医的医生看。

医患预期不同 医学科普任重道远

2014 年 8 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曾因羊水栓塞离世;在事件刚刚发生的几天内,医护人员承受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直到大众认识到羊水栓塞的凶险。

这次事件也是一样,孕期子痫前期患病率约 3%-6%;单单主动脉夹层概率就只有 5/100 万 -10/100 万每年,所以两个都发生概率极低。

医学是自然科学,生老病死也是自然规律,不是什么样的病人都能治好都能抢救回来的…很多医患纠纷,源于对风险的认知不足或者不愿意认知,这些成为医患关系的分歧点。

而这些,不仅要医生知道,也要患者知道;生命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选择后需要承担。

丁香园呼吁医护工作者理性对待,不做键盘党和标题党;医学科普任重道远,不希望每次医学知识的大众普及进步,都要这样惨痛的代价,医患关系本来就很脆弱了,不是么?

对杨女士的死亡深表遗憾,以一位医生的话作为结束:

纷纷扰扰的一周终于过去,北医三院用最大的诚意,最短的时间还原了真相。我们痛惜患者的逝去,也深知医学艰深,医路坎坷。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们会对得起这个职业。

希望全社会增加对医学的了解,更希望这一事件的后续处理能成为中国处理医闹的里程碑式的范本,避免医闹事件在国内愈演愈烈的趋势。

面对这种病死率特别高的疾病,没有谁比抢救的大夫更希望患者活下来。可是,不是每一次抢救都有好运气。

即使没有病人和家属的感谢,即使有误解有争吵有伤害,再一次面对危急重症抢救,我们还是会拼尽全力,因为我们是大夫。

我们治病救人,不是为了别人的感谢和感恩,某些人的不理智行为,也不应当阻挡在别人活下去的道路上。外界的纷扰又算得了神马,我们内心自有骄傲。

面对这样的医疗现状,要么变强大,要么离开。

逝者已逝,愿她安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