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位于杞县城关北环路10号。该医院将以优美的医疗环境,一流的医疗设备,全新的服务模式,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杞县中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创建于1982年。2006年设ICU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建筑面积12000余㎡综合病房楼投入使用,为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审定的二级甲等医院。 全院共有7个病区,300余张病床,设有8个临床科室和7个医疗技术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及神经内科、妇产科、皮肤性病科等。 杞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历代名人辈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汉朝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洛阳令董宣和著名文学家蔡邕、蔡文姬等历史名流。近代有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等知名人士。杞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有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孔庙大成殿、抚辰楼、文昌祠、天帝、庙,水东烈士陵园等。 杞县地处豫东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降水量722毫米,无霜期210~214天。 杞县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是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是国家粮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属小麦、棉花、肉类、油料全国百强县,是国家瘦肉型猪、板山羊生产和出口基地县。近年来,杞县围绕兴县富民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例已达到4∶6,复种指数达2.2。现已建成45万亩大蒜、25万亩辣椒、25万亩花生、6万亩菜花、4万亩芦笋和100万袋规模的香菇生产基地;建成23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24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培育了方圆制革公司、家家福面粉厂、联富食品厂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2000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了我县农产品“金杞牌”商标。大蒜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2002年5月,“金杞”牌大蒜经国家质检局审核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志认证的蒜类产品。2002年12月,经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鉴定,杞县“金杞”牌大蒜为无公害产品。2003年3月,“金杞牌“大蒜产品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省技术监督局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2004年2月,杞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朝来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杞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兴建的集研发、蒜种培育、深加工、销售、检测、示范带动于一体的杞县大蒜产业城即将开工建设! 杞县工业基础较好,门类较为齐全,发展潜力较大。现有粮食机械、食品、酿造、化工、制革、纺织、线材、铸造、造纸、服装等十大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达500多种,其中味精、酒精、白酒、高效平筛、棉纱、皮革、钢铰线、铝铰线、磁性材料等30多种产品荣获部优、国优和国际金奖,远销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以来,连年被评为“科技工作进步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杞县高中高招成绩连续四年保持开封市属五县领先地位。计划生育工作被中宣部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命名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县计生协会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杞县基础设施齐全。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年供电量达到1.7亿度。邮电通信事业发达,5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直拨国内外。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公路、广播、有线电视网络。县城建设日新月异,现已形成了五纵四横的整体建设框架。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区的同时,不断加快县城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先后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海河治理、自来水管网改造和综合体育场建设,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已初步形成。 几年来,杞县牢固树立“让客商发财、求自己发展”的招商引资新理念,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为了吸引中外客商到杞县投资兴业,我们在县城东区建成了民营经济工业园区。制定了优于沿海、高于内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我们还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行政代理服务中心,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手续从简从快,对重大项目特事特办,并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上给予最大限度和优惠。
杞县人民医院是一家二甲医院,位于杞县城关北环路10号。该医院将以优美的医疗环境,一流的医疗设备,全新的服务模式,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杞县中医院是一所融医疗、教学、康复、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创建于1982年。2006年设ICU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建筑面积12000余㎡综合病房楼投入使用,为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审定的二级甲等医院。 全院共有7个病区,300余张病床,设有8个临床科室和7个医疗技术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及神经内科、妇产科、皮肤性病科等。 杞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历代名人辈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汉朝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洛阳令董宣和著名文学家蔡邕、蔡文姬等历史名流。近代有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等知名人士。杞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有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孔庙大成殿、抚辰楼、文昌祠、天帝、庙,水东烈士陵园等。 杞县地处豫东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年降水量722毫米,无霜期210~214天。 杞县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是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是国家粮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属小麦、棉花、肉类、油料全国百强县,是国家瘦肉型猪、板山羊生产和出口基地县。近年来,杞县围绕兴县富民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例已达到4∶6,复种指数达2.2。现已建成45万亩大蒜、25万亩辣椒、25万亩花生、6万亩菜花、4万亩芦笋和100万袋规模的香菇生产基地;建成23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24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培育了方圆制革公司、家家福面粉厂、联富食品厂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2000年,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了我县农产品“金杞牌”商标。大蒜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2002年5月,“金杞”牌大蒜经国家质检局审核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志认证的蒜类产品。2002年12月,经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鉴定,杞县“金杞”牌大蒜为无公害产品。2003年3月,“金杞牌“大蒜产品被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省技术监督局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2004年2月,杞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朝来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杞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兴建的集研发、蒜种培育、深加工、销售、检测、示范带动于一体的杞县大蒜产业城即将开工建设! 杞县工业基础较好,门类较为齐全,发展潜力较大。现有粮食机械、食品、酿造、化工、制革、纺织、线材、铸造、造纸、服装等十大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达500多种,其中味精、酒精、白酒、高效平筛、棉纱、皮革、钢铰线、铝铰线、磁性材料等30多种产品荣获部优、国优和国际金奖,远销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及东南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0年以来,连年被评为“科技工作进步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杞县高中高招成绩连续四年保持开封市属五县领先地位。计划生育工作被中宣部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命名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县计生协会迈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杞县基础设施齐全。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年供电量达到1.7亿度。邮电通信事业发达,5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直拨国内外。建立了覆盖全县的公路、广播、有线电视网络。县城建设日新月异,现已形成了五纵四横的整体建设框架。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区的同时,不断加快县城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先后投资2500万元完成了海河治理、自来水管网改造和综合体育场建设,文明、卫生、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城市已初步形成。 几年来,杞县牢固树立“让客商发财、求自己发展”的招商引资新理念,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为了吸引中外客商到杞县投资兴业,我们在县城东区建成了民营经济工业园区。制定了优于沿海、高于内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我们还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行政代理服务中心,对外来投资者实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手续从简从快,对重大项目特事特办,并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上给予最大限度和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