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11-18
原创

「糖肾」并不可怕,要想早期逆转你得知道这些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 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

在我国,2 型糖尿病患者 DKD 患病率为 10%-40%,而 DKD 的知晓率却仅为 26%,筛查率不足 56%。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通常较为缓慢,很大一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微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往往出现下肢浮肿、大量蛋白尿时才会被患者察觉,在就医治疗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基本发展到了 IV 期或者 V 期,此时患者已经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定期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诊断,延缓 DKD 进展。

今天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糖尿病肾病,如何早期进行规范防治,远离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有哪些危害?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脏发生病变,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糖肾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异常,往往是通过体检才发现。

晨起小便发现上面全是泡,而且不易消失,蛋白尿是糖肾的典型症状;水肿也是糖肾的症状之一,由于蛋白从尿中丢失,脚肿一摁一个坑,常见下肢凹陷性水肿,用手指按下去会出现凹陷,进而出现眼睑和面部浮肿甚至全身的水肿;随着糖肾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贫血、乏力、食欲减退、尿量改变等症状。

若不加干预,最终会发展为尿毒症,进而需要透析治疗,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性别、种族、长病程、高血糖、高血压、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高盐饮食、血脂异常、肾毒物质、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等。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体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环境,极易损伤肾脏,影响肾脏的滤过能力。

如何早期筛查?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 1 次肾功能筛查,便于及时发现早期糖尿病肾损伤,及早进行药物干预。

早期筛查相关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液)、尿蛋白/肌酐比值(尿液)、血肌酐(采血)、计算 eGFR、肾脏超声等。

那我们日常中看到的尿液中有泡沫,就一定是白蛋白尿吗?

正常新鲜的尿液呈透明淡黄色,颜色深浅取决于我们喝水的多少。尿液中蛋白质多,会出现大量泡沫尿,这种泡沫尿的特点是,泡沫细密、量多,像啤酒泡沫一样,并且过了几十分钟都不消散。

而在有些正常情况下,比如排尿过快、高蛋白饮食、尿液浓缩也会短暂出现泡沫尿的情况,这些情况我们不用过度担心,通常在去除诱发因素后就可以缓解。

「糖友们」如何进行早期防治呢?

控制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减少血糖波动可以有效延缓和较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 ≤ 7.0%。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和血糖波动大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

控制血压: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白蛋白尿,血压应控制在 130/80 mmHg 以下,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如 65 岁及以上的可适当放宽标准,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

控制血脂:脂代谢紊乱是糖肾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应控制在总胆固醇<4.5 mmol/L,LDL-C<2.6 mmol/L,甘油三酯<1.7 mmol/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风险患者的糖尿病患者,应将 LDL-C 控制在 1.8 mmol/L 以下。

控制尿酸:血尿酸升高是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高尿酸会增加肾脏负担,使肾功能受损,建议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控制目标在 360 μmol/L 以下。

避免肾损伤药物的服用:饮食上建议低蛋白、低盐、低嘌呤饮食,药物选择上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尽量避免服用具有肾损伤的药物。

适当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运动规划,通过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还可以消耗过多的脂肪,有助于保护肾脏免受损伤。可选择慢跑、游泳、散步等方式,尚不推荐老年患者进行高强度训练。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 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 [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40(06):455-461.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