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又称「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范畴。目前白塞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遗传因素在白塞病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2、 感染因素也可能是触发白塞病的因素之一,某些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白塞病的发生,例如链球菌、结核杆菌感染等被认为可能与白塞病的发病有关。
3、免疫异常是白塞病发病的重要机制,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白塞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同时免疫细胞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
白塞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多样,可累及多个系统。其中,口腔溃疡是最为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这些口腔溃疡通常反复发作、疼痛明显,可单个或多个出现,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在 1~2 周可自行愈合,但愈合后容易复发。
生殖器溃疡也是白塞病的重要表现之一,主要发生在生殖器部位,如阴茎、阴囊、阴唇等。溃疡与口腔溃疡相似,但通常比口腔溃疡大,疼痛更为剧烈,愈合时间也较长。
眼部病变在白塞病患者中也较为常见,约 50% 的患者会出现。可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眼部病变包括葡萄膜炎、视网膜血管炎等。
皮肤病变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结节性红斑、痤疮样皮疹、针刺反应阳性等。结节性红斑多发生在下肢,为红色或紫红色的疼痛性结节;痤疮样皮疹与普通痤疮相似,但一般不痒;针刺反应是指在皮肤受到针刺等轻微外伤后,出现红肿、脓疱等反应。
此外,约 30%~50% 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病变,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可累及多个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一般为非对称性关节炎,少数患者可出现关节畸形。消化系统病变可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严重者可出现溃疡、穿孔等并发症。神经系统病变发生率约为 5%~10%,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症状。
白塞病患者在冬天由于受到寒冷刺激,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寒冷不仅是致病因素,也是诱发因素。实际上,白塞病的患者在冬天因寒冷刺激,病情加重的可能性较大。在冬季寒冷时节,患者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保暖,避免身体着凉,以防病情发作。白塞病目前尚无根治之法,有可能会经常发作,这种情况通常跟人体的免疫机能密切相关,所以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积极治疗
白塞病的主要治疗包括抗炎、免疫制剂治疗和对症治疗。对于急性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选用免疫制剂。此外,还需要进行止痛等治疗,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二)适当锻炼
1. 白塞氏病患者冬季可在保暖情况下每天进行室内、室外或原地慢跑,以微微出汗为宜,时间维持 30 分钟。这样有助于皮损消退,但应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过度牵拉皮损。急性发疹期和皮损广泛的患者应限制运动量和避免过多活动,必要时需卧床休息。
2. 对于合并关节痛或关节炎的患者,要卧床休息,将痛肢垫高,采取舒适体位减轻疼痛。在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可适量活动。
(三)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白塞病患者往往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要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眼部护理:每天用消毒棉签清除分泌物,生理盐水清洗后用眼药水滴眼,睡前涂眼膏。患者应避免强光刺激,不宜久看电视、电脑,外出时戴眼镜防光和风沙刺激。
3、口腔护理: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用生理盐水加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含漱以减轻疼痛,同时做咽部护理。溃疡急性期禁止性生活,避免辛辣刺激性及过烫食物。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高热、神志恍惚患者要帮助翻身,避免拉、推等动作,用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
5、消化道护理:注意有无黑便等症状,有腹膜炎的采取半卧位利于腹腔渗液下流,防止膈下脓肿发生。
6、呼吸道护理:对咳嗽、痰粘稠不易咯出的患者,辅助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定时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预防和保养
白塞病患者在冬季可从多方面进行预防和保养。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有助于控制病情;保持口腔、眼部和外阴清洁卫生也至关重要。
此外,在饮食方面,还应多吃富含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高营养食物,平时也不要吃过硬或者温度太高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黏膜。
通过积极治疗、适当锻炼以及全方位的日常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白塞病症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衷心希望每一位白塞病患者都能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调养,让我们共同努力,用心守护每一份健康,让生命之树常青,让幸福之花绽放。
文字:血液风湿科 郝静
审核:侯国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