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的到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持续上升,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医务人员更是遭受了第一波冲击,相继病倒了。
12 月下旬,涵江医院呼吸内科作为医疗救治的主要「前线战场」之一,几位主治医生先后感染,科内面临医生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
这个时候,刚刚援渝归来解除隔离的朱炳彪顾不上消息,次日便回到医院上岗,并代替其他 3 名阳性主治医师连续值班 1 个星期,在这期间还继续承担白天日常工作以及发热门诊支援工作。
在提起这段经历时,朱炳彪笑笑说:「4 名主治医师就我一个人还坚挺着,那就多做呗。」同时他也骄傲的表示,即使当时的呼吸内科可以说是「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但自己小心翼翼的防护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过后来实在忙不过来了,我们每天基本都会发生 1-2 个病人抢救的情况,有次 1 名住院患者凌晨四点多突发心跳骤停,压根就没空做防护服,戴着 N95 口罩就上了。好在最终抢救回来。」也因此在随后没几天,朱炳彪也中招了,好在彼时科室其他医生均已归岗。尽管如此,他依然只休息了 2 天,症状好些了就恢复了上班,「科室实在是太忙了。」朱炳彪说道。
确实。在与朱炳彪见面的十来分钟里,他的电话几乎不停歇,有咨询病情的,有邀请前往其他科室会诊的——当前全院各科室都在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呼吸内科的医生除了本科室的患者外,每个人还要承担 2 个病区的患者会诊、查房和指导用药工作。每一天都仿佛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不停歇的转动着。
「爸爸,你中午回来吃饭吗?」这是在我即将离开时,朱炳彪接到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孩子清脆的声音。11 月 23 日去重庆支援,12 月 21 日解除隔离,12 月 23 日来院后连续一个礼拜驻扎在医院,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不止我一个人这样,其实大家都一样。」朱炳彪说道。
目前涵江医院放射影像科 CT 机 24 小时运转,无论是 CT 室还是呼吸科,都在尽全力保障患者「应收尽收」,这也意味着他们的责任更加重大。
就像此时,他又接到了来自患者的问诊电话。于是他从病房里出来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去门诊去看诊——这是呼吸科几乎每一名医生的日常缩影,不是在看病人,就是在去看病人的路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