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援沪医疗队到达上海已经 26 天了,他们承担着上海社区大筛、方舱内核酸采样、舱内治疗护理工作的多重考验。援沪工作中,医疗队员们互相安慰、彼此鼓励,在休息时也会用画画的方法解压。我们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必将胜利!
(一)虽千万人吾往矣
滨海新区医疗队共 242 人,承担着指挥、领队、后勤、方舱任务,还要备出紧急接诊人员。我们负责 N1、N2、W4、W5 四个舱的核酸检测任务,最大容量为 5640 人,采用鼻咽双采模式。前期,我们和另一家兄弟医院负责 N1 舱的核酸检测工作,4 月 22 日开始承担 W4、W5 舱的舱内治疗护理工作。
由于舱内都是阳性患者,病毒浓度比较高,采样时他们容易咳嗽打喷嚏,此时病毒载体大量聚集。即使核酸检测是方舱内最危险的任务之一,也无法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二)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每次进舱时,负责感控的我和队长需要承担核酸管贴条码、布置点位、调配人员等工作。做好协调统筹绝非易事,整个方舱转下来我们常常两腿酸胀、口干舌燥,想休息但还不能休息,因为最后还要协助队员安全脱下防护服,确保无缝衔接,不出纰漏。
更重要的是,整个工作流程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力争达到舱内时间最少,路线流程最短,减少队员在舱内的时间。因为入舱时间越长风险越高,这就需要我们在入舱前通盘谋划,研究讨论注意事项,出舱后及时复盘,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队员的感染概率。看似波澜不惊的工作需要我们紧抓细节,因为这是我们全体队员的「护身符」。
(三)自渡而后渡人
《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么一句话:强者自渡,圣者渡人。如果说我们援沪是来「渡人」的话,那必先自渡——做好自我防护,而后渡人——完成支援任务,否则就是对科学的不尊重,也是对生命的不负责。
N95 口罩的有效期 4-6 小时,身处高危环境,我们想尽量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工作,从而最大限度保护队员。舱内分为 12 个区,A1-A4、B1-B4、C1-C4,我们要在尽量空旷通风的地方设立采样点位,努力做到减少聚集,离不开深入细致的沟通和妥善处理患者情绪,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小区内,秩序井然,间隔一米,个人消毒到位,不聚集。灯光下,核酸检测,日夜奋战,全程监督保护,不停歇。视频里,领导慰问,加油鼓劲,全面关心询问,不心累。日常中,增强体质,注意防护,全体每天锻炼,不大意。
疫情在继续,「战疫」在持续,温暖在接续,无论是穿脱防护服时同事的仔细监督,还是去社区支援大筛时居民的一句简单的「谢谢」,无论是领导对生活上体贴入微的关心,还是忙完一天回酒店时看到手机一亮老公的问候,都让我明白我们是一支队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相信,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照亮银河……
致敬,一线的同志们,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挺住,上海的百姓们,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前进,援护的战友们,身披天使的战袍,征程永远在路上,荣光永远在前方!
4 月 21 日 23:55,我们接到任务,要在 22 日早上 8 点参加上海全民大筛任务。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们都很热情,筛查过程中大家积极排队井然有序,没有喧哗和吵闹,我们比计划更早完成了核酸采集任务。
任务完成后,我早已全身湿透,脱下防护服,风吹过我打了个哆嗦。想到上海马上就要进入炙热的夏天,中暑晕舱等各种事件又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
疫情形势越复杂,我们越要严谨自律,做到精益求精。目前,全体队员精神饱满,我们将竭尽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每天都把防护放在第一位,我们有着精锐的后勤保障组。远方的亲人们,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守沪任务,平安归来!
哪里有什么英雄,不过是一个个平凡人挺身而出。疫情当前,医护人员纷纷请战,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我们勇敢的身影,我们是最美的「逆行者」。4 月 22 日晚,我接到通知临时去驻舱上夜班。虽然已经多次进舱采核酸,但是驻舱还是不同以往,出发前队友们再三嘱咐做好各项防护工作。
4 月 23 日凌晨 00:30,大雨天也阻挡不了队伍出发前往方舱。第一次驻舱,我心里有些许紧张,在车上又熟悉了一遍工作流程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组长的带领下进入 W5 舱。
夜深了,整个方舱非常安静,我跟随队友清点物品、听交班报告、熟悉物资摆放、定时巡视患者……白天温度高,穿着防护服闷热不透气,到了凌晨却又抵挡不住丝丝寒冷。凌晨 5 点,穿上雨衣拉着推车去大门口拉早饭,志愿者阿姨也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前来帮忙。后来聊天才得知阿姨也是患者,她说:「抗击疫情不光是你们的事情,感谢你们帮助上海,我也应该帮助你们」,方舱医院隔离的是病毒,却隔不开人间大爱。
上海的四月温度逐渐升高,为了适应舱内环境,队友们坚持锻炼增强体力,避免在舱内身体不适,影响采样工作。进舱前三四个小时,队员们都不喝水,就是为了避免采样结束之前上厕所。防护服密不透气,采样工作连续不停,背负着承重的步伐和时间赛跑,每轮采样下来,队员们的体力都经受着极大考验。
出舱时要经过缓冲区和两个脱间,缓冲区用含氯消毒液喷洒鞋底,一脱间必须有感控负责人监督每个队员脱防护服,认真手卫生,避免暴露自己。二脱间相对狭小,脚踏式垃圾桶开关更要放慢,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半小时。4 月 23 日 8:30,走出方舱时脸上满是口罩勒出的痕迹。此时雨渐渐小了,周围是一篇雾蒙蒙。或许病毒就像这迷雾一般,它终会消散,我们也终会战胜疫情!
援沪工作进入持久战考验,保持平衡的心态尤为重要。疫情形势严峻,除了上班时间能出去闻闻空气的味道(戴着口罩好像还闻不到),其他时间我们不能随意外出,所以「孤独」一词时常浮现脑海。
从前我喜欢画画,这几天突发奇想在休息时间重拾起来。画着画着我得出一个结论——艺术是为生活服务的,可以用来解闷,可以用来开心,可以用来解读历史。所以,休息的时候,我会用一点时间来临摹。我推荐米雷的动画,她的画非常解压,画了之后我感到非常开心。在我的推荐下,队友们也会在休息时绘画解压。
就像其中一幅画里说到的那样:Everything is great,我希望我们援沪医疗队的「战疫」之路也是「Everything is great」。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