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鑫,儿科副主任医师,儿童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急诊科负责人,PICU 负责人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门急诊学组委员广东省儿童重症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江门市医学会重症医
叶鑫,儿科副主任医师,儿童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急诊科负责人,PICU 负责人
广东省医学会儿童危重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门急诊学组委员
广东省儿童重症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江门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在住院部二楼。外墙上装饰着手绘,有五彩斑斓的鱼,会潜水的河马,戴着脚蹼的猪,甚是有趣。但很多人经过时,还是会本能地扭转头,不往里看。
不忍往里看。
生命脆弱,有时远非用力就能把握。无常的变化,缥缈的运气,总使人沮丧。这种无能为力投射在天真烂漫的儿童身上,会更难以释怀。
叶鑫在这里工作了很多年。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也叫 PICU,并不是一个太热门的科室。医生护士们不出门诊,日夜守在放满仪器的病房里,说得上深居简出,也没有多大名气。
但他们承担着医院里几乎最艰巨的任务,收治出生 28 天后至 14 周岁的危重症患儿。儿童常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我,所有症状都必须依靠医生去观察、判断,但如此巨大的年龄跨度意味着根本没有统一的、可参考的标准,不同的体格、体重、生长发育情况都需要配备完全不同的个体化治疗,加之危重病情每分每秒都在发展,需要一刻不停地记录指标变化,观察病势走向,调整治疗方案,随时准备抢救... 绝不能分神,更别提休息。
这其中对精力和体力的巨大消耗,常人难以体会。
叶鑫(右二)和他的团队
PICU 是个什么地方,叶鑫直言不讳。「要送到这里来的时候,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而他们要做的,是死死挡在这个关口前,用尽一切办法,把孩子们拉回来。有报道把他们誉为「和死神抢时间的人」,叶鑫觉得也很贴切。这种博弈太艰难,「你要时刻警惕着对手会出什么牌,你不能猜错,还要比它快,才有赢的可能。」
速度很重要,为了争分夺秒抢救病人,PICU 的医生都不够温柔,遇到极个别「胡搅蛮缠」的家长,甚至完全不留情面:「你希望我把时间花在你身上,还是放在救你的孩子身上?!」该不该照顾对方情绪,叶鑫认为不难取舍,在那一刻,最重要的是人活着。生命永远放在第一位,没有任何因素可以撼动。「我们宁愿被误会,只要能救人,没什么需要顾虑的。」
这就是工作的日常,惊心动魄,披荆斩棘。后悔吗?似乎也从来没有。这个科室需要奋不顾身的野心,和与之匹配的强大能力,有很多左右为难的时候,但救人之后的满足感太使人上瘾,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因此他们愿意「冒着风险,去做一些东西。」
重症医学科的师傅常说一句话,叶鑫总记在心里: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这是个没有容错率的科室,负重前行的征途中本已刀光剑影,哪怕有一小步犹豫,有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误,就再也没法往回走了,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能承受如此极端的高压,在高压状态下保持清醒的判断,进行精准有效的治疗,叶鑫由衷认为,能进这个科室的医生护士,真心称得上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穿梭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一个是刚强的、理性的,轮转在药剂、仪器、病历中,考虑怎样运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最好的方案救治患儿,很纯粹;另一个则是软弱的、忧郁的,要面对医生并非无所不能这个现实,要逼自己看淡很多其实难以承受的遗憾,很复杂。
在这个世界里,医生成为接触到最多绝望的职业,他们身处黑暗的隧道里,没有光,就得凿出一扇窗;没有光,就自己制造光。
叶鑫太理解战友们默默承受的东西,再看惯生死,人总非机器。他常在科室里开各种玩笑,嘻嘻哈哈,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只要能安排过来,他就会让同事们休假,去散散心,透透气。
有时想想真不容易,「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我们选择了救死。」这条路注定难走,但叶鑫觉得很对得起当初进医学院时的誓言: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 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他们全无杂念,如履平地。
科室荣誉墙掠影
前段时间,科室里来了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肌肉萎缩严重、脊柱畸形,脓毒症、呼吸衰竭、二氧化碳麻痹,送来的时候已经完全昏迷。久经战场,叶鑫知道可能没什么希望,仍和团队不眠不休,尽力救治。稍有好转的时候,孩子清醒过来,一字一句地对叶鑫说:「我不想死」。
为了让患儿们好好休息,重症病房时常很安静,像微风吹拂的水面一样。但这平静的背后总藏着惊涛骇浪。小姑娘说的这句话,带来比汹涌波涛更强烈的震撼,也点燃了某种被积压已久的情感。生命的原始力量在这一瞬间被放大至极点,值得让所有人拼尽全力。
这一次,老天没有让大家失望。
康复中的小姑娘
这就是叶鑫钟情这个科室的原因,倾盆大雨后,坚定往前走的人总能创造奇迹。除了过硬的专业技术与团队协作,患儿家长的理解与信任也总给予他不顾一切的勇气。他曾守在医院二十多天,成功把一个被多位专家预判死刑的患儿救了回来,当时孩子被腺病毒感染的肺部已经硬得像石头一般,无法进行丝毫张合,实在是很难了。
但他的父母说,医生,你尽力就行,是生是死,我不怨你。于是大家放手一搏,情况再坏都没有放弃过,像打战一样,惊险地扳回了一局又一局,最后这个孩子完全康复,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至今的随访都很好。这是多方面因素创造的完美结局,但信任,是其中最不可或缺之一,它让叶鑫「不想别的,就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叶鑫极热爱这份工作。但他幻想着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砸个稀烂,不不,这还不够,得把号码也一并注销,因为这个电话响起来的时候总没有好事情,甚至带来很多坏消息。工作了这些年,他好像受够了。
可有时看着科室里挂满锦旗的走廊,看着进入 PICU 的这道门缓缓地一开一关,他就忍不住想起被他救回来的孩子们。他们奄奄一息地进来,活蹦乱跳地出去,他们在这里的小床上获得新生命,不再需要胆战心惊,他们的父母曾痛哭到声嘶力竭,熬过一段时间后终于能笑着牵起孩子回家。
这些例子的数量是那么多,多到都要数不清了。叶鑫真的高兴,他们竭尽全力,托起了一个个有着无限未来的幼小生命,也撑起了一个个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他们共同走过跌撞的起伏,相互滋养,结伴而行。人间的理想国并不存在,但有些人足够幸运,能找到努力下去的意义。
这样想想,手机不如不砸了吧,那里记录着一些他的初心和成绩,记录着一个医生如何问心无愧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些记忆会永存在他心里,成为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采访的最后,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在想有什么词句能概括你这个科室」
「有,你听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吗?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就是这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