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10
原创

胆结石:潜藏在身体里的 「小石头,大危机」

近日,63 岁的蔡明自曝因某件事导致胆被摘除,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其实,在众多胆囊切除的案例中,胆结石是常见的病因之一。

一、什么是胆结石呢?

胆结石,简单来说,就是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颗粒状物质。这些结石的成分主要有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

胆囊就像一个储存和浓缩胆汁的 「小仓库」,当胆汁中的某些成分比例失调时,就容易析出结晶,逐渐聚集形成结石。

胆管则是胆汁排出的通道,胆结石也可能在胆管内形成或从胆囊进入胆管。

二、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呢?

1. 疼痛:这是胆结石最常见的症状。

典型的表现是右上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也可能是剧烈的绞痛。疼痛有时会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很多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由于胆囊收缩,会诱发疼痛发作。

2. 消化不良:

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胃部疾病。

3. 黄疸:

如果结石堵塞了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就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从而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的症状,同时尿液颜色加深,大便颜色变浅。

4. 发热:

当胆结石合并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三、哪些人容易得胆结石呢?

1. 女性:

女性患胆结石的几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多次怀孕的女性。

这是因为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泄,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2. 肥胖者:

肥胖人群体内胆固醇代谢异常,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3. 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的功能逐渐下降,胆汁的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胆结石的发病率随之增加。

4. 有胆囊疾病家族史者:

如果家族中有胆结石患者,那么个体患胆结石的可能性也会增加,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5. 长期不吃早餐者:

经过一夜的睡眠,胆囊内储存了大量胆汁。

如果不吃早餐,胆汁就不能及时排出,在胆囊内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沉积,形成结石。

四、如何预防胆结石呢?

1. 合理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规律进食,尤其是要吃早餐,避免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

2. 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3.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以降低胆结石的发生风险。

五、胆结石的治疗 可以采取哪些?

当确诊为胆结石后,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针对胆结石主要有以下治疗方法:

1. 手术治疗:这是治疗胆结石的主要方法。

对于症状明显、结石较大或合并胆囊息肉、胆囊炎反复发作等情况的患者,通常建议手术切除胆囊。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通过在腹部做几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切除胆囊及结石。对于胆管结石,可能需要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等方法。

2.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结石较小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熊去氧胆酸等,以溶解结石或缓解症状。

但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且需要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并且结石容易复发。

结语

其实,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了解其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如果您有胆结石的相关症状或担忧,欢迎来北京明德医院外科门诊及时就诊。

审稿专家

胆结石:潜藏在身体里的 「小石头,大危机」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