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10
原创

为什么要尽早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期,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国家上级单位日前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 年)》(简称《规划》),为「十四五」期间眼健康事业发展勾画出「路线图」。

其中,《规划》强调要加强 0—6 岁学龄前儿童的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提倡预防为主和强身健体防近视,鼓励眼科专家进校园进行科普宣传、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等。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规划》强调开展科学验光。

提升近视的早期诊断和防控能力,加强近视的科学矫治,从而延缓近视进展,同时避免因使用不当的产品导致的二次伤害;已经发生高度近视者要尽早实施干预措施来减少致残致盲。

爱尔眼科辽宁省区副总院长杨积文教授介绍,人眼的正视化屈光发育是由眼轴增长、角膜曲率平坦化和晶状体屈光力下降的共同平衡发展构成的。

在婴幼儿屈光发育期,眼轴增长得快(近视化作用),主要由角膜曲率快速平坦化(远视化作用)来代偿;3 岁以后,角膜曲率趋于稳定,眼轴增长则主要由晶状体屈光力下降(远视化作用)来代偿。

如果眼轴增长得过快,超过了晶状体屈光力下降的代偿作用,则会表现为近视。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在不同时期都比正视儿童快,一直正视儿童的眼轴变化率,可视为生理性的眼轴增长率。

不同年龄发生近视的儿童,都表现为近视发生前眼轴快速增长,所以我们在近视发生前就关注眼轴变化较好(因为近视发生前眼轴变化最快)。

早期眼轴增长时,晶状体屈光度下降代偿,眼球总屈光度保持正视,但当晶状体的屈光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无法继续代偿眼轴增长时,近视就表现出来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近视发生前的眼轴还增长得快——这提示遗传和环境因素在眼球近视之前就已经起作用,当孩子的用眼环境不良时(户外活动少、过近距离阅读、连续近距离阅读、光照环境过暗等)时,眼轴在增长,但是因为晶状体屈光度下降代偿了,不表现近视,但这已经埋下了隐患,当代偿到极限时,近视就会突然爆发表现出来。

所以,近视干预应该提前在近视发生前。与正视儿童相比,近视儿童在发病前几年的眼轴生长速度更快。

眼轴增长是领先于近视度数增长的,早期眼轴快速增长会被晶状体屈光度下降代偿(而这种代偿作用是有限的),近视的发展被掩盖了,所以应该更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才可以观察到近视发生前的眼轴快速增长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