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座城,护一方人」,这是所有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信念。
自 2021 年 12 月 21 号起,西安大兴医院介入血管科马静护士长带领医护团队 11 人保障莲湖区,支援雁塔区、沣东新城核酸采集工作近 10 个点位,累计采集样本超 10 万份。
「爱操心」似是「护士长们」刻在 DNA 里的记忆,马静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国际伤口治疗师,看着「娃们」每天压痕满布的「口罩脸」,马静心疼了、不淡定了,她开始「搞事情」~想方设法给队员的「口罩脸」减少点压痕、减轻点不适。
于是,她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学知识 DIY(自制)面部减压贴,给大白们加一重「防护」。
白天,是「冻」手采核酸的「大白」;晚上,是「烧」脑搞设计的「队长」。连夜设计、多番实践,马静在这「冰火两重天」的角色中「反复横跳」。
为了尽可能节约敷料,马静采用「拼图」法,一块敷料上裁剪出整张脸的减压贴。
她先将灵感勾画在白纸上,随着脸部轮廓、口罩走形量、画、比、剪、试......
一次次设计总结,一遍遍亲身实验,一点点细节改良,共定稿了 4 版不同尺寸的图样,找出更适合的敷料,基本做到贴合大多数队员的脸型。
小试牛刀后,她渐渐摸到「门路」,总结出经验。额头、颧骨贴泡沫敷料效果更好,厚实的材质更减压,使扎辫子的女生防护帽不容易滑落,还不易产生抬头纹。
相比而言,水胶体敷料就轻薄、易塑形,更适合贴两侧脸颊,既保障口罩不漏气,不影响正常防护,又能兼顾减压和美观的双重效果,还有点补水的作用。
队员们体验了「试用装」后,反馈都不错,效果也「绝绝子」!
长期坚守抗疫一线,马静已大半个月没见过家人了,带着他们的关心和牵挂,五年级的侄子小李同学 (帅帅) 写下一封"告白信",送给他的"爱豆"(偶像) 姑姑及她的"战友们"。
以下为原文:
2021 年底,由于突然爆发的疫情,一时间,电视、报纸、微信、微博,都被「德尔塔毒株」这个词占据了新闻的头条和热搜,所有西安人的生活都被打乱了。
每天早晨,不管家中哪位成员,都会收看新冠肺炎病毒实况,也似乎成为了我们家人的习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并非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逆行者们不计个人安危,携手同行,并肩作战。
我的姑姑,是大兴医院的一名护士长。她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由于疫情的爆发,她深知此项工作的危险性,却选择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她的团队,走进了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
用她的话说:「有医院的支持,家人的理解,我有何惧!」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她主要担任,莲湖区及支援雁塔管控区的核酸采集工作的组长,她们一组共 11 人。她们逆行的身影,让我看到一种力量!
她们在工作前,都要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带手套、穿防护服……每一步都认认真真,丝毫不能松懈。
穿着防护服的她们像一只大笨熊,只能缓慢地走路,可想而知,她们穿着这样的装备工作,该有多辛苦。但是她们小心翼翼地忙着精细的活。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被感染的风险更大,但她们在危险的岗位上义无反顾。
由于长期穿着防护服,透过隔离面屏,她的眼睛红肿,眼球布满了血丝。
看到队员们的面部出现了许多压痕,姑姑为了减轻队员们穿着防护服时,对面部产生的压力,及皮肤压痕而引起的不适感,将水胶体敷料及泡沫敷料,按照大家的脸型,连夜裁剪,以便大家在工作时贴在面部。大家使用后,脸上的压痕悄悄逃跑了!
姑姑也会经常叮嘱我们,注意个人卫生,非必要不出门,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她和队员们在工作中,有疲惫、有悲伤、有挂念,但是她们义无反顾,披上战甲,选择了职责与坚守。口罩下,你们的样子真美!
美,可以是赏心悦目的画卷,美,可以是悦耳动听的歌声,美,可以是山清水秀的风景!但我觉得,美是你们带上口罩,穿着防护服的样子!
脱下防护服,她们是父母的孩子,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母亲。她们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疼,会哭,会恐惧。
但在疫情面前,他们就是抗疫一线的战士!愿你们的面屏不再寒冷的冬天起雾结冰!愿病例早日清零!愿你们早日脱下防护服,和家人团聚在餐桌前!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