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西安大兴医院一直坚持做的事情。在对标「头等舱」品质的定位下,大兴头等舱培训第一期广受好评,第二批也即将落下帷幕。
护理工作永远是繁琐、杂乱、细小的。有品质的护理服务,专业技能过硬只是底线,最有说服力的体现必然是日常中最细小、最微不足道的对患者的关注。正如评判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要看最不引人注意的排水系统。
为大家讲一讲日常工作中,护理小姐姐和患者之间发生的那些细小而温暖的故事。
NICU(神经外科加强监护病房) 住过一个奶娃娃,是三岁七个月的军军,他是我护理过最「年轻」的患者,也是让我最「心疼」的患者。
巴掌大点的小脑袋,却经历了一场开颅手术——脑膜瘤切除术。术后他转入 NICU,成了我的「重点保护对象」。
陌生又安静的病房里,机器运转有轻微的噪声。对于年幼的军军而言,苏醒后,迷迷糊糊看见的,只有一个个忙碌的蓝色身影,都是陌生面孔,爸爸妈妈不在身边。
第一次离开父母,孩子对医院天然的恐惧,加上术后伤口疼痛,都让军军的内心无比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于是,他开始小声哭闹和微弱的挣扎。
我听到微弱的哭泣声,急忙跑到他身边,弯腰用左手紧握他的小手,右手轻拍后背,小声安抚......
「小宝贝,不用怕,阿姨一直陪着你,爸爸妈妈也都在外面呢。我们军军最勇敢了,病好了很快就能见到他们了。阿姨给讲个跟你一样坚强的『小勇士』故事......」
因为身体太虚弱了,听着故事,军军睡着了,但即使在梦里,他也紧紧拉着我的手,一刻都不松。
因治疗需要,军军身上带有引流管,不能离床活动,也不能做大幅度动作。在之后的三个多小时里,我更害怕警醒他所以不敢动,一直保持着姿势陪着他。
一晚安眠,军军没有再哭闹。
第二天,军军病情平稳,顺利转入普通病房。推出 NICU 的那一刻,军军的父母小跑着围过来,看见孩子拉着我的手,会心一笑,放心了。
其实,能撑过一场大手术的孩子,骨子里总有点「勇士」的基因。这些潜伏的基因往往需要一个激发的契机,也许是一个轻抚、一个关于「小勇士」的故事,又或者只是一句「有我在,你安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