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28
原创

常州二院完成巨大肩袖撕裂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近日,常州二院城中关节手足外科、麻醉科及手术室等共同完成了一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据悉,该手术在国际上属于新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68 岁的王阿姨两年来经常右肩关节处疼痛,活动困难,近半年来因为肩关节痛已经无法正常睡眠,甚至已不能自行穿脱衣服。

周一上午,王阿姨来到了城中关节外科主任王禹基专家门诊,王禹基主任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并为患者进行详细查体发现,王阿姨的右肩关节外展及后伸功能明显受限,随后进行了肩关节 X 线和肩关节核磁共振检查。

结果发现,王阿姨的右肩关节巨大肩袖撕裂,而且右肩关节已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肩关节间隙明显狭窄,骨赘明显增多。王阿姨随后入院进一步治疗。

先来了解一下何为肩袖。王禹基介绍,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共同组成的,包绕在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帽,其完整性是肩关节稳定有力的保证。

据有关统计报告显示,由肩周炎引发的疼痛只占全部肩关节疾病的 5%-8%,而肩袖撕裂、肩峰撞击的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病的 50% 以上。肩袖损伤患病多在 60 岁以上,比肩周炎的患病年龄要大一些。

按照一般处理方式,肩袖撕裂通常会采用全麻下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但是王阿姨肩袖撕裂巨大,且肩关节出现退变,行单纯肩袖修补难度极大,且手术时间长,预后效果并不乐观。

王禹基主任综合患者病情,为了最大化的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功能,与王阿姨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把肩关节假体的球形关节头置于肩胛盂侧,而关节盂置于肱骨近端,和我们正常人体肩关节头在下,盂在上的结构正好相反。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关节的旋转中心下移并内移,凹关节面支撑,凸关节面负重,使得三角肌能够直接发挥带动肩关节活动的作用,增加了三角肌的力矩,使肩关节的上举功能可以由三角肌来完成。

「反着装」的目的在肩袖缺失或巨大撕裂情况下能更好地发挥三角肌动力性作用,完成肩关节外展、前屈及内旋活动,从而降低肩关节对肩袖完整性的依赖,治疗效果显著。但由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生要求高,有一定的学习曲线。

在充分完成术前准备后,2 月 16 日,王禹基主任团队在全麻下为王阿姨施行了右置反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整个手术时长约 2 小时,手术过程中出血很少,患者苏醒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并且已能用患肢自行吃饭,疼痛明显减轻。

常州二院完成巨大肩袖撕裂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术前
常州二院完成巨大肩袖撕裂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术后

王禹基表示,对于巨大肩袖撕裂合并肩关节退变患者,包括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过去置换是个坎,只能按照人体正常构造进行顺型肩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肩关节脱位、活动障碍等情况,并发症多。

而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较新的肩关节术式,手术疗效显著,但由于对术者要求高,手术难度大,在国内较少医院开展此类新技术。相信随着该手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有越来越多严重肩关节疾病患者因此而受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