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蛋般大小的息肉肯定不会凭空消失!!!
是社区医院诊断有误?
肉眼可见的息肉,怎么可能呢?
是南医大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的医生眼花了?
不可能,这家医院的消化内镜中心是业内认可的高水平!
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到底谁导演了消失的它!
63 岁的高先生就遇到这个奇怪的情况。今年 3 月初,他总觉得肚子不舒服,还频繁打嗝。在社区医院做胃肠镜检查,发现结肠上长了许多息肉,最大的一个直径约 2.5 厘米,位于大小肠交接处。因位置特殊,医生建议他去南医大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诊治。
高先生住院后。3 月 21 日下午,消化科内镜诊治小组对他的情况进行评估,认为可以在内镜下剥离。手术医生钱云介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就是用内镜把局部黏膜层整片剥离,同时又不能捅破薄如蝉翼的肠壁,这是个精细活。考虑到息肉位置特殊,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伏亦伟建议先做个精查,再手术。
3 月 24 日,精查时状况来了:息肉不见了!钱云认为息肉在玩躲猫猫,于是他一寸寸搜索,终于在回肠拐角处逮住了它。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旁边还潜伏着个更危险的"伪装者"(侧向发育型肿瘤)。所幸,属于早癌,可在肠镜下处理。
在厚度约为 1 毫米小肠上,安全剥离肿瘤,难度堪比在蚊子腿上绣花。并且肿瘤和正常黏膜"长得太像",边界难辨。加之肠液浑浊、小肠蠕动,内镜非易滑出。这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虽然是首次遇到这样的病变,但对于手术经验丰富的钱云来说,问题不算太大!他脑中迅速给出方案,决定先染色,给肿瘤画个圈,锁定攻击目标。在麻醉医生配合下,减少小肠道蠕动的影响,然后再用注水刀改善黏膜下层水垫不理想的状态…,60 分钟后,早癌成功剥离,术中几无出血。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肿瘤筛查的重要检查手段。钱云提醒,一般情况下,40 岁人以上人群均应进行胃肠镜筛查。
钱云
南医大附属泰州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 硕士
泰州市消化质控中心秘书泰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消化道早癌、ESD 组长,泰州市消化质控中心秘书,多次参加省、全国消化道早癌大赛及内镜 ESD 实操比赛并获奖。擅长消化道早癌内镜下诊治、内镜三四级手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