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4-17
原创

别再害「帕」,我会和您在一起!

「医生医生,我最近老是手抖,怕莫不是得了帕金森哦?」

相信很多神经内科的医生都曾遇到患者这样问过、

其实啊,手抖可能是得了帕金森,但得了帕金森的临床表现可不止是手抖哦~

2024 年 4 月 11 日是第 28 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天我们请到了岳池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张磊主任来陪大家聊聊,关于帕金森的那些事儿~

别再害「帕」,我会和您在一起!
张磊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主任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减少、肌强直和体外不稳为临床特征,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路易小体形成。


哪些人群易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帕金森病非单因素引起,应为多因素共同参与所致,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年龄因素
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60 岁以上人口的患病率高达1%,而 40 岁以前发病者甚少,年龄老化可能与发病有关。

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长期接触杀虫剂、除草剂或某些工业化学品等可能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

本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有报道 10% 左右的帕金森病病人有家族史,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由于帕金森病起病的隐匿性,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率仅有 26%,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症状的及时识别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和基础,可以避免延误治疗。

如何识别帕金森病临床症状?


静止性震颤

多从一侧上肢开始,呈现有规律的拇指对掌和手指屈曲的不自主震颤,类似「搓丸」样动作。具有静止时明显震颤,运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等特征,故称为「静止性震颤」。随病情进展,震颤可逐步涉及下颌、唇、面和四肢。少数病人无震颤、尤其是发病年龄在 70 岁以上者。

肌强直

多从一侧的上肢或下肢近端开始,逐渐蔓延至远端、对侧和全身的肌肉。呈铅管样肌强直、齿轮样肌强直。

运动迟缓

多表现为开始的动作空难和缓慢,如行走时启动和终止时均有困难、面具脸、写字过小症。

姿势步态异常

早期走路拖步,迈步时身体前倾,行走时步距缩短,颈肌、躯干肌强直而使病人站立时呈特殊屈曲体姿,行走时上肢协同摆动的联合动作减少或消失。

晚期坐位、卧位起立困难,有时行走中全身僵住,不能动弹,称为「冻结」现象。有时迈步后碎步、往前冲,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步,称为「慌张步态」。

其它症状

常见为自主神经症状,如便秘、出汗异常、流涎、性功能减退和脂溢性皮炎(脂颜)等。约半数病人伴有抑郁或睡眠障碍。约 15%-30% 的病例在疾病晚期出现智能障碍。

最后,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帕金森病的 3 种治疗方式:

得了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早期无需药物治疗,当疾病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时,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症状,并可因减少并发症而延长生命。

外科治疗

对于长期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减退,同时出现异动症的病人,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只是改善症状,不能根治,术后仍需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如进行肢体运动、语言、进食等训练和指导,可改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心理疏导与疾病教育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综合治疗措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