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医疗理念为什么呼吸内科要改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呢?「在呼吸学科里要特别强调危重症,其一,呼吸衰竭在危重症中具有重要地位,呼吸支持技术在危重症的救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其二,在危重症里感染也是突出
创新医疗理念
为什么呼吸内科要改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呢?
「在呼吸学科里要特别强调危重症,其一,呼吸衰竭在危重症中具有重要地位,呼吸支持技术在危重症的救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其二,在危重症里感染也是突出问题,而呼吸学科医生是最熟悉感染的;其三,在危重症中综合是个突出的问题,而呼吸学科是在内科专业里最涉及到内科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和鉴别诊断的特点和能力的学科。
基于这些原因,由呼吸专科医护人员来承担危重症患者救治就成为一种必然。坚定地实施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 (交融式) 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呼吸病学发展的基本方略。一个无法规范地、高水平地救治呼吸衰竭的呼吸科不是一个合格的呼吸科,一名不懂得、不擅于呼吸衰竭救治的医生同样难以成为合格的呼吸专业医师。
呼吸内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可以更好地承担呼吸疾病诊治与内科危重症的救治工作。事实上很难做到一个慢阻肺患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在 ICU 治疗后会得到一个全程的呼吸康复治疗,而在 PCCM 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处理。
另外,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正是因为这些年对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建设,对我们国家能这么快地控制疫情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王斌主任如是回答。
事实上,湖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18 年就被评为国家 PCCM 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优秀单位,是全国 PCCM 规范化培训专修基地,同时是浙江省区域专病中心、湖州市医学重点支撑学科。
「三驾马车」引领呼吸学科发展
王斌主任非常推崇王辰院士讲的科室建设、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三驾马车」对科室的引领作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科室建设
其实一开始呼吸科是很不起眼的大内科中的一员,上世纪 90 年代才设医疗组,但 2000 年独立建病区后,呼吸内科在当时科主任崔恩海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专科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2006 年就建立了两个病区,2007 年建成相对独立的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和呼吸诊疗中心。如今的学科一共有 3 个病区,135 张病床,拥有独立的 RICU 单元,年出院病人达到 4800 余人。
「感谢崔院长、崔主任和各位呼吸科前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但我们不能停下脚步,特别是在规范建设、人才建设、科研建设要更上一层楼。」
1998 年就成立的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为浙江省内建设最早单位之一,科室率先开展有创通气、无创、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等项目;在 2004 年完成市科委课题「无创性面罩机械通气在 COPD 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获得湖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在王斌主任带领下在机械通气基础上又开展床边 B 超,BALF 液 NGS 检测、CRRT 技术、PICCO 检测、M-ROSE 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重症感染、呼吸衰竭病人在这里得到很好的诊治。
除了重视呼吸重症,王主任更重视呼吸介入学的发展。 早在 2001 年上海中山医院进修时,当时他就发现肺癌的病人在病房的比例非常高,预感到呼吸科下一波的重点病种是肺癌,而肺癌诊治重点之一是呼吸介入。呼吸介入分腔内治疗和腔外治疗,腔外治疗主要是经皮肺活检。
1997 年,当时还是初生牛犊的王斌开展首例湖州市内 CT 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术,迄今已经二十余年,这类手术一直由呼吸科医师独立操作。至今总共穿刺量已达万例,至今未发生致死性的病例,穿刺成功率达 99% 以上。
2010 年,科室陆续购入氩气刀、胸腔镜、冷冻仪、STOZE 硬镜等。王斌带领团队在湖州市内率先开展无痛支气管镜术、内科胸腔镜、气管镜下热消融术、圈套术、支架植入术、气管硬镜、冷冻肺活检、气管镜下激光治疗术、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气管镜 B 超引导下肺组织穿刺术等技术,填补了湖州地区的空白,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
2020 年气管镜年检查术达近 3000 台次,介入手术 700 余台,排在全省第 7 位。呼吸内科医师和外科医生一样,完成内镜下的四级手术变得现实而普遍。呼吸科介入手术开展如火如荼。微创,减轻病人的痛苦。肺癌的综合治疗已经成为呼吸科的一大特色。
人才培养
「没有一个人是庸才,能够医大本科毕业或是研究生毕业,说明智商都没有问题,他不能干、不敢干,说明科主任的工作还不到位。」任科主任伊始,王斌就让科里每位高年资主治以上定方向,呼吸是大科,亚专科十几个,在呼吸重症、肺癌介入、慢性气道、肺血管性疾病等科室主攻方向重点布局,每个科室成员出去进修前找其谈心,明确进修的的重点和必须完成的任务,回来时监督。
鼓励年轻医师在各种场合教学、演讲,提高演讲水平技巧。南太湖特支人才,陆华东主任医师就是王斌主任培养的杰出代表之一,作为首批湖州援鄂医疗队队长的他,在武汉四院坚守 58 天,医术精湛、思想过硬,被评为湖州市抗疫先进个人。
除担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斌主任还担任大内科主任,教学工作自然为工作重点。
本科生、规培生以及实习生需要分层教学,而临床医生在从事日常的工作以外还承担着教学任务,积极性不高,怎么办?和院领导阐明教学的重要性后,医院首次开设了教学秘书脱产制度,这样专人专管,有更多的时间主抓教学工作,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教学,更有效。
内科现在分科很细,原来的规培生教育在每个专科进行,有着教、学积极性不高,不按大纲教学等弊端,王主任上任统一了各专科教学秘书,大内科统一授课,更规范,授课质量也较前明显提高,收到学生的欢迎。
行业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疗的同质化是横亘在医患之间的一条梗。一个医院内部一个很基本的疾病可能会开出完全不同的方案,两个不同等级医院医师的诊疗水平更有天差地别,加强规范化的培训是医师执业后的必修课。
PCCM 规范化培训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但需要化较多时间进行专项培训。基层的全科医师往往较难覆盖。大量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却都在基层,尤其是慢阻肺患者(俗称老慢支)。
2019 年,王斌主任申请到湖州市作为全国「幸福呼吸」慢阻肺规范化诊疗项目试点地区。慢阻肺 40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 13.8%,全国患病人数近 1 个亿,而慢阻肺的群众知晓率和肺功能检测率均不足 5%,大力开展慢阻肺规范化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建设过程中专科医联体的产生变得顺其自然。
仅 2020 年,组织开展各种慢阻肺规范诊治培训讲座、继教班等 10 多场,培训肺功能专职人员 80 余人次,受众近 2000 人次。对区域内知识传播、促进医教研协同推进起了很好的作用。
仁心仁术造福一方百姓
从医 20 多年,无疑会有很多铁粉。王斌主任特别提起了其中有一位朱姓患者。「如果一个患者跟了你 15 年,你和他的感情就不再是医患这样简单的关系,可能会有朋友甚至亲人的成分,当你为他不断地解决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幸福。」
其实这名患者刚来就诊时就是一个重度的慢阻肺患者,FEV1(1 秒末呼气量)仅 29%,但因为还能在平地上走 500 米,所以对医师的苦口婆心的劝导并不在意——偷偷吸烟,随意地停药。多次住院,科里很多医师也不愿意管他。可能对他的态度还不错,后来他一直盯着王主任看。
「大概 8 年前的一个周六,我和我夫人刚到杭州,就接到老朱爱人的电话,口气都有点不太对,几乎在哭诉说老朱不行了,气喘不上了,白细胞 2000,血小板 1 万不到。我当时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圈,但想到毕竟是病人对自己的信任还是应该立刻去现场处理。我告诉值班医师高流量吸氧,我大概 1 个小时左右赶回来。好在我爱人对我的举动很支持,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医院。
我们科医师对插管机械通气一套应该是很熟练的,但患者及家属心里没底不敢做决定。我去了之后马上查看病人情况,告诉家属只有机械通气才能挽救于生死。出于对我的信任,家属马上安静下来。插上管后病人生命体征渐渐稳定了下来。这个患者后来又转至中山医院,共插管 2 月,后来拔管,通过康复训练,生活不但能够自理,体重也涨了 20 斤。
2 年后患者过生日把我请到生日宴上,并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那一刻,我感到医学不再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事业,医学不但需要仁术,更是需要仁心。」
王斌讲这些往事的时候眼光闪烁着一份执着、一份热爱,令人动容。
与时俱进,自我突破
地市级医院发展科研是短板,尤其不是临床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王斌主任上任后狠抓科研建设,成立科室的科研小组,定期组织活动,不断邀请省内甚至国内专家来科内进行专题科研讲座,使整个科室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2018 年 12 月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的「2018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百强行列,成为浙江省地市级医院呼吸病学专科唯一专科。
目前科内各种学术组织全国级委员达到六人,省级各种学术组织委员达十二人,在省内乃至华东地区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过去的 2020 年,科室发表 SCI 论文 4 篇,单篇最高 IF 达到 5.86,获得省部级课题 3 项,湖州市课题 3 项。GCP 项目结题 2 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
「成绩说明过去,未来更值得期待。硬件只是条件,软件才是实力。我们要焕发起真正的承担学科发展的血性和激情,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学科的发展。」
湖州市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 大内科主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