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中心医院静脉治疗团队成功实施了全市首例 3CG 磁导航引导下的 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填补了湖州地区在此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具有复杂血管条件的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
首例实践
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落地
此次接受 3CG 磁导航定位 PICC 置管的是一位脑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医院静脉治疗团队在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后,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置管方案,创新性地采用了 3CG 磁导航导管尖端定位系统,解决了心律失常患者床边 PICC 置管无法心电定位的难题。
在置管过程中,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利用 3CG 磁导航技术辅助穿刺递送导管,就像为导管配备了「GPS」导航系统。屏幕上精确地展示了导管在血管内的移动路径,且能够实时监控导管是否沿着「正确路径」前进。仅仅 15 分钟,便一次性成功将导管精确地送至 CAJ(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上壁的交界连接点)位置。术后通过 X 线胸片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非常理想。
技术突破
3CG 磁导航技术精准定位
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接受 PICC 置管时,必须确保导管尖端位于 CAJ 位置。此前通常采用超声引导结合心电定位技术进行 PICC 穿刺,然而在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和反复调整的问题依然存在。
为解决这一问题,静脉治疗团队引入 3CG 磁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动态追踪导管的置入路径,显著提高置管的精准性。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导管置入时,导丝头端的微型磁头与体外感应器形成电磁场交互,可实时显示导管的置入路径影像,操作者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导管进入 CAJ 点的全过程,当导管行进路线出现偏差时能及时预警,显著降低导管异位或移位的发生率。
深耕专业
借助科技引领静疗学科发展
静脉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市中心医院静脉治疗团队将持续深化静脉治疗专科的建设,解决患者置管难题,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优质服务为导向,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