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06
原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成功救治 92 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谢谢医生护士!谢谢武汉!我这个年纪能够战胜新冠病毒,相信其他人也都可以!」5 月 3 日下午,一位 92 岁高龄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经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第二批援沪医疗队全力救治,从上海九院(北部院区)ICU 转入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时,千言万语说不尽内心的感谢。

92 岁的陈奶奶自 4 月 23 日核酸异常后便转入上海九院治疗。刚入院时,奶奶体温一度超 40℃,有心肺功能不全等症状,且意识逐渐淡漠,医院紧急将她转重症监护室(ICU5 病区)治疗。

高龄重症患者救治第一关就是维持生命体征。考虑到陈奶奶病情的复杂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员王璐副主任医师决定先用无创呼吸机改善缺氧症状,两小时内不间断地观察奶奶病情数据。

若意识好转,逐渐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若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说明无创呼吸机已经无法维持患者生命,必须马上进行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

呼吸治疗小分队备好正压头套、可视喉镜等设备随时候命。随着时间一秒秒过去,陈奶奶挺过了第一关,血氧饱和度逐渐稳定下来。湖北医疗队员们悬着的心渐渐平静,但他们深知高龄患者的病情,随时都有可能变化。

王璐介绍,陈奶奶高龄且患有复杂的基础疾病,在新冠肺炎的双重打击下,进展为重型及危重型可能性极大。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疗新冠症状,还要对各基础病专科给予同质化救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通过与团队的程利、柳舟等医生充分讨论后,王璐为奶奶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予以俯卧位通气、特异性抗新冠病毒、抗凝、增强免疫力、恢复期血浆、中医药抗感染等一系列针对性治疗。

依照重症救治的「武汉经验」,建立稳固的营养和免疫状态才是高龄重症患者的救治关键。作为中华护理学会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京外临床教学基地培训导师的王璐、张明、冯丽萍和文顺迅速组建「重症营养小分队」,从三大营养素的摄入、肠内营养的实施到鼻肠管的置入,实施一系列精细化的方案。在提升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的同时,保证患者营养,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陈奶奶的呼吸功能逐渐好转,意识逐渐清醒。湖北医疗队员们反复研究奶奶病程记录,评估患者各项指标后决定改为高流量氧疗,调整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4 月 28、29 日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4 月 30 日,综合 CT、化验等检查结果后,王璐决定再次调整氧疗方案,由高流量吸氧切换为鼻导管吸氧。

「看着奶奶竖起右手大拇指,我们都能强烈感受到这个简单动作,所饱含的信任与感激!」柳舟医生欣喜地说道。5 月 3 日奶奶胸部 CT 复查,显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经沪鄂两地专家组会诊确认达到转出重症监护室标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成功救治 92 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10 天内 3 次精确调整治疗方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人一策、精准施治」的最好体现。王璐介绍,奶奶本身年纪大,双肺功能差,再加上患有 40 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等慢性病,更容易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

生活上她无法像其他患者一样正常表达,重症医学科医生和护士必须「无缝衔接」,才能确保高龄患者平稳过渡治疗各个阶段。

自 4 月 17 日以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第二批援沪医疗队召集具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医护团队,由领队周建林教授率 3 名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和 17 名护士,进驻上海九院(北部院区)。

周建林教授结合前期多次抗疫带队经验,给医疗队制定了科学的医疗、护理、院感抗疫规章和流程。目前,这支医疗团队已成功救治 4 名高龄患者,其中年龄最大者达 97 岁。包括本次陈奶奶的治愈成功,给湖北、上海的医护团队以及其他住院患者巨大的信心和鼓舞。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