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1-10
原创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1 月 3 日早上,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69 岁的陈伯从 ICU 转回普通病房,此时的他神志清醒,与入院时的昏迷、高热、呼吸衰竭状况相比,判若两人。

很明显,经过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的全力救治,与死神对决的 11 天,陈伯胜。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并不是每次的抢救都有美好的结局,但每一次,他们都竭尽全力。

岁月静好,是因为他们负重前行

58 名护士和 16 名医生轮番上阵,34 张病床早已住满,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每天,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不变的是忙碌的步伐,还有坚定的信念。

当前,随着重症患者的增多,重症医学科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生命支持的战场,义无反顾地接收了全院最危重的患者。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身处在高风险的环境,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科室不少医护人员陆续出现感染症状。病毒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医护人员而减轻攻势,高热、剧烈咳嗽、嗓子刀割感,甚至出现肺炎……

疾病的摧残没有磨灭他们的斗志,因为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每个人都没有退缩。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只要身体稍有恢复,就主动要求返岗。

「明天捷群、大快活能回来上班,@所有人」「我周一可以上班了」「还有四个小时天亮,坚持住」在工作群和他们的朋友圈,经常会看见这样的信息。

只要有「倒下」的同事,其他人都二话不说直接顶上,全力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护士何惠玲,因骨折还在休假的她也回来上班,支援科室工作。

深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俯卧位通气、ECMO 置管,各科室急会诊,参与各科室抢救,指导调整呼吸机参数……没有一个人要求休息、要求被照顾。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重症医学科医生郭活成表示,取消休息已是大家的工作默契。

「有连续上几个夜班的,一上班就没有喝水的时间,大家都全心投入『战场』,拼尽全力去救治每一位患者。」「外面患者太难了,用我们护士长周姓良的话说,我们科收多一点重症患者,就可以缓解一下外面科室的压力。」重症医学科护士梁慧君说道。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何军,2021 年的佛山「最美天使」获得者,一直坚持「24 小时 on call」。从跟救护车运转到去其他医院接患者,到手术室做手术,有时甚至一天上两个班,超高强度的工作,是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缩影。

全院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

「从医院到科室再到个人,大家都形成了现在是『战时状态』的共识。」顺德知名重症医学科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左六二说道。

为了让更多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按照「统筹、分级、集中」的六字原则进行资源调配。

「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甚至可以说,是倾全院之力,去救治危重症患者。」左六二说道。

左六二介绍,医院首先对所有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摸排,尤其是上了呼吸机的患者。根据他们病情的程度进行了分级和统筹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重症患者里面我们还会再次排序,哪些是重症中的重症,我们要重点关注。」左六二说道。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为了实现流程优化,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信息科、药剂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齐齐出动,通过启用信息化系统,减轻护士数据录入等文书工作量,方便医生判断病情;及时调配激素、免疫调节、抗病毒等药物,保障药物供应;此外,科室的病床也从原来的 25 张扩充到 34 张,30 台紧急采购的呼吸机陆续到位,相应的输液泵等医疗器械也已备好。

设备准时到岗,最难的人员调配也就位了。

「危急重症医学科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不是说你有满腔热情就过来支援就能帮到忙,所以我们几乎是拿着名单去选的人,感谢医务科的统筹协调,他们很给力。」左六二表示,在医院的全力支持下,科室「优中选优」,经过调配,6 名医生和 10 名护士作为「外援」参与救治。

持续优化流程,及时应对新情况

「虽然新冠这个病已经三年了,但收治病人我们才刚刚开始,真正接触的病人也非常少,因此需要不断更新相关的知识。」左六二坦言,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新冠的诊疗流程和规范,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希望既能保质保量,又能保证新冠患者诊疗方案的可行性。

结合国家新冠感染的最新诊疗方案,参考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湘雅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的诊疗经验,重症医学科出台了科内第一版重症新冠感染诊疗常规。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不仅如此,重症医学科还专门成立了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团队,该技术作为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让「专人做专事」,在重症患者增加的当下,正发挥着分级管理和提升救治效率等重要作用。据透露,科室后续还计划成立一个呼吸治疗团队,来应对当下患者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

左六二表示,目前科室有 80% 患者有新冠感染的症状,但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不仅要对新冠患者应收尽收、全力救治,还要承担医院作为顺德地区龙头医院的重大疾病救治任务。「我们要全力降低病死率,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左六二说道。

重症医学科:「这是最后一关了,虽然很难,但一定要闯过去」

据悉,在 2022 年 12 月的「尾巴」,科里还迎来了一名「压轴」出生的虎年宝宝,新生的希望,让大家对打赢这场攻坚战更加充满信心。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