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症不一定是肿瘤,但肿瘤天然是疑难杂症。
在面对复杂肿瘤的治疗探索道路中,MDT 多学科诊疗模式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爱瑞,贯穿全病程的实时 MDT 诊疗模式究竟是什么样子?
「我们会根据患者病情,配置肿瘤内科、外科、病理、放射影像、放疗等学科医生组成的 MDT 团队,共同为患者制定综合诊疗计划以及各学科协调实施,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实时调整诊疗方案。」
以 21 岁女大学生小新(化名)为例,其在美中爱瑞肿瘤医院接受乳腺癌治疗时,乳腺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学科专家展开了 72 小时联合会诊,精心制定治疗方案。
这一真实案例体现了 MDT 模式在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内的成熟应用。诸如此类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既是美中爱瑞对抗肿瘤的核心策略,也是各中心极为常见的「日常操作」。
如今,这一凝聚了2000多个临床日夜的智慧结晶,以 28 个鲜活病例的形式,正式收录于《中国临床案例・肿瘤 MDT 病例精解》一书
去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3 年度北京地区医疗服务及重点专科评价报告》。在这份报告中,CMI 指数作为衡量医院收治患者难度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备受瞩目。
评价报告截图-表 1
在北京市众多综合医院里,北京协和医院以 1.13 的 CMI 指数独占鳌头;
而在肿瘤专科医院领域,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凭借 0.9 的 CMI 指数,仅次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 0.99,排名第二位。
评价报告截图-表 2
美中爱瑞自建院以来,通过三级全程实时 MDT 模式,攻克了诸多疑难复杂的肿瘤病例,彰显了其医疗团队的高超专业水平,以及对高难度病症治疗的高度重视。
这本《中国临床案例・肿瘤 MDT 病例精解》,正是美中爱瑞 MDT 模式的鲜活呈现。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临床医生不仅要专注于疾病治疗,还需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治疗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延长患者生命,还要保障患者生育、生理功能,提高生活品质。恶性肿瘤诊治理念,也从「以瘤为主」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在此过程中,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技术的融合,更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肿瘤专家阵容:汇聚临床智慧
本书由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院长徐仲煌教授主编,并集结了一批权威副主编:
徐仲煌 |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院长
原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
现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院长
吴鸣 |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
曾赴日本冈山大学和美国 UCLA 医学中心学习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治疗。在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有着几十年的诊疗经验及疑难手术的领先技术。
孙旻 | 教授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希尔曼癌症中心教授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首席医疗官
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计算机影像,及机器学习在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用药选择,以及慢病管理方面的应用。
马志强 | 副主任医师、教授
原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现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科研副院长
胃肠肿瘤中心 MDT 带头人,倡导「精准 + 微创 + 营养支持」的全新医学理念,致力于实现胃肠肿瘤切除更彻底、创伤小、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康复快,最大程度保留胃肠功能,降低复发率。
高晓方 | 副主任医师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
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呼吸科
现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肺癌中心主任
在肺癌及呼吸系统危重症诊治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致力于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和生活质量改进。
本书的一大编写特色,在于每位专家均以「病例特色点评」的形式,分享诊疗思路。
例如,吴鸣教授在卵巢癌病例点评中写道:「复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病灶范围大,且毗邻大血管与重要脏器。术前组织 MDT 会诊,对复发肿瘤进行精准定位,结合定位结果对盆腹腔进行全面排查,为手术 RO 切除奠定基础。」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白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樊英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雨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席志军教授、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教授等肿瘤科权威专家也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倾情献力。
28 个经典病例,全病程学习模范
覆盖肿瘤各期别。书中病例涵盖早期胃癌 ESD 术后追加近端胃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肠癌晚期合并肠梗阻等各阶段病例,注重多学科诊疗的规范化与个体化。
多学科深度融合。每个病例从病例摘要、诊疗经过、病例讨论以及病例点评四个方面层层深入剖析。书中诊疗过程配有图片,便于读者直观了解病例诊治过程。
如在头颈肿瘤病例中,神经外科、放射科等多领域专家联合制定方案,在非手术情况下有效控制肿瘤,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总体生存率;在罕见肿瘤病例中,病理科、细胞治疗中心、肿瘤内科协作,通过基因测序锁定「冷门靶点」,实现对小众癌种的精准治疗。
分享诊疗经验,指明研究方向。书中的诊疗经验和病例点评,梳理了现阶段部分肿瘤医学关键研究的进展,结合诊疗指南和前沿文献,分享我国权威专家的诊疗经验,并针对循证医学数据不 足的临床问题,指明解决方向,助力年轻医生提升诊疗水平。
阅读指南:谁应该读这本书?
肿瘤专科医生:通过本书掌握 MDT 会诊的「决策密码」,提升复杂病例处理能力。
医学生 / 规培生:借助书中的「诊疗路径图」建立系统化思维,缩短从理论到临床的过渡期。
医院管理者:获取 MDT 团队建设的「组织架构模板」和「质量控制标准」。
在美中爱瑞肿瘤医院的 MDT 会诊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跨越生死的故事。从患者初诊时的焦虑,到康复后的喜悦,背后是多学科专家的智慧与付出。
《中国临床案例・肿瘤 MDT 病例精解》不仅是一部医学临床指南,更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 无论多么疑难复杂的肿瘤疾病,总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的生存质量全力以赴。
期待这本书能引起肿瘤学及相关学科医疗专业人士的共鸣,为推动肿瘤多学科诊治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