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4-10
原创

世界帕金森病日,遇「帕」不怕,一文揭晓"帕金森病"的真相!

2025 年 4 月 11 日,第 29 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将来临。面对这个让无数家庭陷入迷茫的疾病,我们以爱为矛、科学为盾,共同守护患者的尊严与健康。遇「帕」不怕,与爱同行,让我们一同揭晓帕金森病的真相,用专业与温情点亮患者希望之光。

世界帕金森病日,遇「帕」不怕,一文揭晓"帕金森病"的真相!


认识帕金森病

藏在大脑深处的「信号延迟」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个精密的指挥中心,那么多巴胺就是传递指令的「快递员」。当帕金森病患者大脑中生产多巴胺的细胞逐渐减少,身体便会出现「信号延迟」:

☑运动迟缓:系鞋带变慢、走路拖步、表情僵硬如戴面具;

☑肌肉僵硬:关节转动时有齿轮卡顿感,转身需小步挪动;

☑姿势失衡:易跌倒,走路时小步前冲如慌张赶路。

※但需注意:帕金森病≠单纯手抖!它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伴随嗅觉减退、睡眠障碍、便秘、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病程虽缓慢进展,但通过积极治疗,患者可与疾病共存,活出质量与尊严。

警惕早期信号

别让「变老」掩盖真相

帕金森病擅长伪装,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年纪大了」。若发现以下情况,请提高警惕:

运动信号

安静时手指如「搓药丸」般震颤,拿东西时反而消失;

生活细节

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手臂不摆动;

夜间异常

梦中大喊大叫、挥动手臂(睡眠行为障碍)。

※特别提醒:手抖≠帕金森!甲亢、特发性震颤也可能导致手抖,需通过专业检查鉴别。

科学应对

从「单一用药」到「精准管理」

帕金森病的治疗已进入多学科协作时代,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心身医学科共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

01 药物治疗:精准补给,动态调整

1、多巴胺替代疗法

直接补充多巴胺,快速改善运动症状,但需警惕「剂末效应」和异动症;

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模拟多巴胺功能,延缓左旋多巴使用;

3、MAO-B/COMT 抑制剂

保护残余多巴胺,延长药效。

※用药原则:遵循小剂量起始,神经内科定期随访调整,避免自行增减。

02 神经外科手术:精准干预,重启平衡

1、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在脑内植入电极,通过高频电刺激抑制异常神经活动,适用于药物疗效减退者;

2、聚焦超声(FUS)

无创消融特定脑区,改善震颤,但需长期观察疗效。

※手术关键: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仍需药物和康复配合。

03 康复治疗:重塑身体,找回节奏

>>物理疗法:步态训练、平衡练习(如太极拳)、关节活动度锻炼;

>>言语训练:针对吞咽困难,进行呼吸控制和发音练习;

>>LSVT BIG 疗法:通过大幅度动作训练,重新校准运动幅度;

>>音乐疗法:击鼓、舞蹈等节奏刺激,提升运动协调性。

04 生活方式干预:细微之处见关爱

营养支持

高纤维饮食防便秘,补充维生素 D 和钙预防骨质疏松;

居家改造

防滑地垫、浴室扶手、高脚椅子,减少跌倒风险;

心理疏导

正念冥想、心理咨询,对抗抑郁、焦虑;

社交参与

加入病友团体,分享经验,增强抗病信心。

家属陪伴

爱是永不缺席的「良药」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之路,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守护:

1、心理支持

多倾听,少说「别多想」,用耐心融化孤独;

2、家居安全

防滑地垫、浴室扶手、紧急药卡,细节处见真心;

3、应急预案

手机设置紧急联系人,关键时刻拉一把。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把握发病后 3-5 年的黄金窗口期至关重要,早诊早治是延缓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的核心所在。若您或家人出现相关症状,请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就诊;治疗期间需坚持定期复诊,建议每 3-6 个月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动态管理实现病情精准把控;同时,患者家庭成员可参与专业照护培训,掌握协助翻身、喂食等日常护理技巧,让关爱以更科学的方式延续。

帕金森病或许无法治愈,但我们可以让它变得「可控」、可「共存」、可「有质量」!愿每一份坚持都被温柔以待,愿每一位患者都能与爱同行。

编辑:半夏

审核:神经内科-段海宇

图片:摄图网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