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发烧。于是出现了各种奇怪的降温方法:有网友直接用拉拉裤特制「冰帽」给孩子退热。
为此,圣托儿科何增洪院长有话要说:
「这种方法看起来好像方便又有效,但是不建议给孩子用。拉拉裤特制「冰帽」的方法,原理是通过对身体外部冷却,来达到降温效果。
当人体在高热时,使用外部冷却方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皮肤温度下降,看起来比吃退热药快,但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比如:寒颤,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不适感。
并且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这种外部冷却引起的寒战,会通过让身体增加产热来提高核心温度,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病情。
退烧贴和冰袋,也是家庭中很常见的物理降温手段。但退热贴面积比较小,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很小,还可能会让宝宝不舒服。至于冰袋,温度更低,不仅会让宝宝不舒服,还容易冻伤宝宝,也是非常不推荐的。
还有很多人认为,当宝宝出汗之后,体温自己就会降下来。于是有的家长给为了让宝宝多出汗,给宝宝穿棉袄,盖厚被子... 结果宝宝反而烧得更厉害,更加不舒服了。而且这种发热时捂汗的行为,还有可能造成「捂热综合征」,诱发宝宝抽搐、休克,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其实,出汗是退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孩子发烧不要用酒精擦拭!
酒精擦拭后,虽然皮肤很快会感受到一阵冰凉,但实际的退热效果并不显著,且持续时间短。孩子的皮肤渗透性强,在身体发热时,酒精更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入体内,造成宝宝酒精中毒。酒精本身也可能对宝宝的娇嫩皮肤产生刺激。
疫情当前,我们不建议孩子一发烧,就向医院跑。建议先在家护理,但一定要正确用药,正确护理,时刻观察宝宝状态。」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居家护理?怎么给孩子正确用药?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
·3 月龄下的宝宝,不管什么原因引起发热都要去医院。
·腋温大于 39 度 (数值不绝对),同时精神状态不好。
·发热超过 3 天,或发热同时出皮疹。
·发热伴有惊厥,惊厥时间超过五分钟,或反复发作。
·发热同时出现拒绝饮水,尿量明显减少、嗜睡等脱水症状。
·发热同时出现喘息、憋闷、呼吸频率明显增快。
·声音嘶哑等。
病情记录
·开始发热的时间,最高温度,服用退热药的时间。
·除了发热以外的其他症状及严重程度。
·睡眠,食欲及精神状态。
·发热之前是否接触过有类似症状的人。
护理原则
·适当增加液体摄入,不要捂汗。
·不同的发热阶段,针对性护理。
·不建议酒精擦浴、冷水浴及退热贴、捂汗。
第一阶段:体温上升期
对应症状:
·发热前状态不好,没力气、嗜睡。
·体温开始上升后,发抖、打冷战、手脚冰凉。
护理方法:及时添加衣物,做好保暖,衣物轻便透气,不要过厚过重。
第二阶段:持续高热
对应症状:体温升高。
护理方法:
·及时补充液体
·6 个月以下,适当增加母乳摄入;6-12 个月,在饮奶和辅食量基础上适当增加温开水。1 岁以上,如果不要喝白开水,可以增加一些稀释的果汁。
第三阶段:体温恢复期
对应症状:发热最高值逐渐下降,精神状态、食欲逐渐好转。
护理方法:适当补充液体,让吃一些营养丰富好消化的食物。
热性惊厥的护理方法
01. 让孩子侧卧
·侧卧,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风险。
·不要强行掰身体,更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
·如果嘴里有东西,要尽量轻柔地取出。
02. 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最好安置在平坦无硬物的床上、地板上。
03. 记录时间
看下时间,同时用手机录像记录病情
04. 必要时送医院
惊厥时间超过 5 分钟,或 24 小时内发作超 1 次要去医院。
用药原则
发热且精神状态不好。
推荐用药
01. 对乙酰氨基酚
适用情况:发热且精神状态不好
适用月龄:3 个月以上,一般是儿童退热的首选药物。
服用剂量:
·按照实际体重计算,一般每次每公斤体重 10-15 mg。
·两次给药时间间隔不小于 4 小时,24 小时内使用次数不多于 4 次。
停药标准:开始慢慢退热,或腋温控制在 38.5 度以下且精神状态良好。
注意事项:
·不要使用过量,会有肝脏损伤风险。
·肝肾功能不全、蚕豆病、对阿司匹林过敏需谨慎使用。
02. 布洛芬
适用情况:不适合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效果不好的情况。
适用月龄:6 个月以上。
服用剂量:
·按照际体重计算,一般每次每公斤体重 5-10 mg。
·两次给药时间间隔不小于 6 小时,24 小时内服药次数不超过 4 次。
·停药标准:开始退热,或腋温控制在 38.5 度以下且精神状态良好。
注意事项:
·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及消化道溃疡要慎用;
·同样药品只保留一个规格,以防搞错;
·急性胃肠炎发热不适合用布洛芬,对胃肠道有刺激;
·布洛芬退热迅速,大量出汗,会增加脱水风险。
「如果把这次新冠感染当做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大考,希望各位考生也不要太紧张,因为考题总体不难,大多数考生即使平时不学习,也会及格。当然认真备考的话,你可能就不会太紧张,在考场上会更加从容,不会手忙脚乱。让我们一起共克时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