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31
原创

孩子多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试试这些方法!

「孩子对很多行为根本没有意识,干扰课堂。」

「课时随意走动,有时候竟然还在地上爬」「上课了迟迟不回教室」……

我儿子一年级时,几乎天天收到老师和其他家长对他的投诉......

在家庭养育过程中,作为多动症孩子家长常常会遇到以下养育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办吧!

学习问题

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好怎么办?

第一是学习的环境物品过于复杂,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学会为孩子创设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可以带着孩子进行整理房间和书桌,整理本身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内部秩序的过程;

第二是孩子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在学习上没有得到胜任感,作为家长要细心一点,关注孩子是因为学习内容的话,就可以给孩子一些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体验胜任感;

第三种原因是我们总是在养育中过多的消极暗示,「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好动,一会都坐不住」类似的话,这种情况的应对办法是跟孩子沟通,比如「你可以安静的坐十分钟」,「妈妈看到你在专心做作业」等。培养孩子专注力,最重要的的是不要破坏,在孩子专心做事的时候,请不要打扰,给孩子一个专注的时间。

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怎么办?

第一种是作业任务的难度比较大,孩子自己很难独立完成,面对不容易完成的内容,孩子就会出现迟迟不愿意就开始拖拉磨蹭的情况,这种情况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孩子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的掌握度,如果发现孩子的知识掌握度不够,注意先不要批评指责孩子,而是给予孩子支持:需要引导孩子及时复习,或者跟学校老师沟通关注孩子上课的听课情况,促进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种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总是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打断、指责命令孩子,会让写作业在孩子心里成为一件感受不好的事,也会觉得这是自己做不好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我暗示,写作业越来越慢。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中途打断批评,尽量鼓励孩子独立完成。

还有一种拖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自己本身没有时间观念,那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生活的事和细节,帮助孩子逐渐建立时间观念,比如 30 分钟有多久,能做多少事等。

孩子粗心马虎怎么办?

第一种马虎是孩子在生字和单词上容易出现混淆,总是出现错别字和单词错误,这种情况需要跟孩子一起做好形近字词的区分和使用,修正错误的时候,不要跟孩子纠结怎么错的,把注意力放在怎么能对上面的,避免强化错误。

第二种是感统失调导致的,感统失调的孩子平时看字容易错字漏字,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在家里加强孩子的运动,跳绳、滑板拍球等,还可以通过拍乒乓球来加强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从而来加强孩子的专注力。

情绪问题

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孩子乱发脾气的背后,一定是有某种需求没有被满足。作为家长就要细心观察。同时如果孩子希望通过发脾气来满足他的需求,我们可以跟孩子讲,现在你的情绪状态不太好,你可以自己待一会儿,妈妈可以在旁边静静的陪着你,等你感觉自己的情绪好一点了,平静下来可以沟通了,我们再进行沟通。

这种方式是示范给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告诉了孩子,通过发脾气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不可以的,也表明了我们家长的底线。同时也可以陪伴孩子去认知情绪,下一次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有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去进行发脾气了。

家长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吼叫怎么办?

很多家长说,面对孩子情绪化严重时,常常管不住自己,自己也很容易「情绪化」,忍不住对孩子吼叫,从而影响了亲子关系和谐。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在做出反应之前,首先要习惯性地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我想教导孩子什么?一定要注意不是惩罚,是教导,比如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承担后果等等。第三,该怎样教导效果才能最好?也就是要提醒自己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和所处的大脑发育阶段。

2、情感连接比管教更重要。当孩子感到愤怒、恐惧和压力时,位于下脑的杏仁核会被激活,这时候的孩子完全由情绪控制,家长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所以请一定要记住,孩子犯错时,不要急着惩罚、说教,首先要安抚他,让他的理智思考恢复运作。这时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进行连接。也就是要用同理心、宽容心和爱的心态,进入孩子的内心,和他形成共振,让他对你产生信任。如果这时你也在情绪中,请停下来,什么也不要说,等待自己情绪调整好后,再与孩子进一步的沟通。同理,如果孩子在情绪中,也要先安抚他的情绪,等孩子的上脑系统开始恢复运作,冷静下来后,再进行教导。

孩子情绪化怎么办?

孩子经常闹脾气情绪化,不分场合和时间,总是这样的情绪化确实让家长很抓狂,面对 情绪化的孩子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方面进行调整:

第一,用语言帮助孩子宣泄情绪。语言表达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宣泄途径。所以当一个人很愤怒的时候会骂人。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把不开心说出来。比如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可以问问:「你刚刚不是好好的吗?是不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可以和妈妈说一说吗?」 诸如此类的话,引导孩子表达,说出来可能就好很多,关键这个过程中也教会了孩子,当有了情绪的时候,我是可以选择说出来的。这也是处理情绪的一个技巧。

第二,让孩子建立稳定的社交圈。孩子如果能有二三个知心好友,无话不说,有些问题孩子可能不想和家长说,但是可以和好朋友分享。伙伴关系可以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当孩子遇到一些困难挫折,出现情绪化的时候,社交伙伴中的人际支持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帮助孩子顺利走出情绪化的困境。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交友上多问问孩子喜欢和谁玩,为什么,有没有和同学间有矛盾,都是怎么处理的,引导孩子建立人际自信。

第三,带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压力,降低皮质醇的分泌,增加多巴胺和羟色胺的分泌。所以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出去跑跑步、打打球、流流汗,过后就好了。带孩子进行体育运动也是难得的全心陪伴孩子的亲子时光,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第四,允许孩子适当地哭泣。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允许孩子哭。有些家长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子汉不能哭,这些其实都不利于引导孩子的情绪发泄。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有哭泣的权利,把这个权利还给孩子,允许 TA 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也是对于情绪化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式。

行为习惯

孩子玩手机游戏停不下来?

孩子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手机里丰富的图片、视频最大限度地刺激孩子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手机里的信息满足了孩子的探索欲和满足感,另外孩子在现实生活缺少玩伴,缺少和他谈心互动的对象,玩手机可以让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那么,作为父母能做什么?

首先,孩子缺乏时间管理的观念,父母要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我们可以尝试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做出关于玩手机的约定,这个约定是父母和孩子双方和谐的探讨之下彼此同意的,做好约定的同时,也要约定好没有按照约定执行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另外,作为父母就要提高警惕,是不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少玩耍的条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现实生活中增添其他乐趣,例如做手工、亲子游戏或者培养孩子其他运动兴趣,以此来转移注意力。

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办?

孩子攻击性强一方面是语言的攻击性,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攻击性,具体来说小孩子可能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时用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去抗争,再或者是和其他人发生肢体上的冲突。当孩子表现出这些特征的时候,也可能伴随着小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去「保护自己的小天地」,那么父母可以尝试着去锻炼孩子合理的表达能力,让孩子把自己的不满意不痛快说出来,教他换一种方式表达,并且当孩子表现出一定的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其次我们要重视孩子的模仿能力,父母在家庭中有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很重要,父母如果在家庭中就经常用攻击的方式表达自己,那么孩子也可能跟着学习。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