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原创大型医疗设备代表之一的海扶刀®设备凭借不开刀、不流血的特殊手术方式,再次出现在央视 CCTV4《走进重点实验室》系列节目中。
近几年,从《创新进行时》,再到《生活圈》、《时尚科技秀》、《科学未来式》,海扶刀®设备和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屡次登上央视舞台,出现在大众面前。都让大家惊叹医生无需和患者直接接触,就能「灭」瘤于无形的神奇魅力。
本次央视节目中,重庆海扶医院院长张炼教授没有身着手术无菌服,患者也没有躺在简陋的手术台上,更没有冷冰冰的手术刀、止血钳诸如之类的器械。手术过程没有「舞刀弄枪」,而是通过操作电脑鼠标,就能从体外将体内的肿瘤病灶「杀死」,患者身上没有伤口,而且还可以跟医生进行交流。
张院长介绍,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临床上已经用了 20 多年,已经非常成熟了。现在主要用于各种良恶性的肝脏肿瘤、胰腺肿瘤、乳腺肿瘤、子宫肌瘤及其他子宫良性疾病。截止到目前,全球已经累计治疗超过 30 万实体肿瘤的患者。
回顾历史,聚焦超声从体外对体内做手术是美国人的梦想,也最早提出了「聚焦超声外科」的概念。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全世界的科学家和医生也都关注到了这个领域,但受限于当时的影像学技术及研究的复杂性,一直停滞不前。
直到 1996 年,在意大利举办的第 5 届欧洲声化学会议上,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智彪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 「生物学焦域」 的概念,从理论上解决了高强度聚焦超声在生物组织内治疗剂量的难题,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临床应用终于迎来了突破时刻。并在 1997 年,率先突破了聚焦超声消融的核心技术,无创伤治疗了全世界首例「骨肿瘤」患者,至此这项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
2004 年,美国科技科学促进委员会就把聚焦超声列为重要的前沿问题,并且特别标注,「已对其他治疗形成了挑战」和「中国已经广泛地使用超声技术治疗肝癌和肾癌」。
多年来,我国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一起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多项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或规范。
2002 年,海扶刀®设备出口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开创「中国创造」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首次出口发达国家的先河,并于 2005 年获得欧盟 CE 认证是全球首个获得该项认证的超声监控、从体外对体内进行治疗的聚焦超声消融肿瘤治疗设备。先后于 2000 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0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0 年,作为中国少有的「从 0 到 1」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代表,首台海扶刀®设备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21 年,核心技术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20 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 10 项生物医药领域榜单。
2022 年,聚焦超声基金会为重庆海扶团队颁发聚焦超声首届「临床应用奖」,表彰其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包括基础研究、大型医疗设备研发、临床应用及行业标准制定等。
海扶刀®设备开展的这种特殊的手术方式,让医生和患者不需要直接接触,哪怕天各一方,只要有 5 G 网络实时传输,那就是同一间手术室,远程协同诊疗已然成为了现实。
根据 2024 年,聚焦超声基金会的年报披露,聚焦超声技术在全球已经获批和正在开展研究的独立适应症有 171 种。同时也为癌症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不开刀的手术方案,让没有手术机会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达到局部控瘤,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