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门诊接到小朋友摔跤受伤的案例可不少,所以,各位家长(尤其是爸爸)一定要仔细阅读,为娃保平安!
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而近期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骨科门诊接到的诸多孩子骨折的案例中,很多家长在第一步就做错了!
娃摔跤了,有没有骨折,家长们一般都是这样判断的:孩子哇哇大哭,伤处无法活动;孩子没有显现出无法忍受的疼痛,伤处依然可以活动。
这种光靠孩子哭闹程度来判断骨折程度的做法,其实是完全不准确的,在深圳市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骨科门诊就接收了多个因家长大意,导致孩子耽误骨折治疗的典型案例:
患者小玉,十天前摔伤后感左前臂疼痛,家长认为摔伤忍几天就好了,没必要去医院就诊,但疼痛持续不减才来就医,拍片诊断为左侧尺骨骨折。
患者小轩,摔伤致右侧腕关节疼痛,也是家长大意,熬了 2 天以后才前往医院就诊,拍片后诊断为右侧桡骨远端青枝骨折。(青枝骨折多见于儿童,「青枝」两个字是借用来的,在植物的青嫩枝条中,常常会见到折而不断的情况。)
骨科医生提醒:家长对于小儿骨折很难分辨,常常会忽视,觉得孩子只是摔一跤而已。
小儿骨折有三个特点:不是很痛、不是很肿、不好摸出来,这导致小儿骨折经常被忽视而延误诊治,后期甚至出现孩子骨骼生长畸形的情况。
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与成人的差异绝不仅仅体现在身高体重上,还包括心血管功能和骨骼功能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萨米医疗骨科丁斌主任比喻道:如果说我们大人的骨骼是硬邦邦的大树干,小朋友的骨骼就像小树枝。
因为小朋友的骨骼比较软,有时候弯得很厉害了却还是没有断,但损伤已经造成,不及时诊治的话以后会错位,在成长的关键期更会导致孩子骨骼畸形,产生严重后果。
而且,孩子的骨头胶原成分多、骨膜厚,长得特别快,受伤后的功能恢复也快。一般成人受损后需要恢复两三个月才能养好的伤,孩子可能两三周就可以恢复了。
所以当孩子发生骨折的危险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抓住恢复的黄金时间。
孩子摔倒后,下面两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1、如果孩子摔倒后持续大哭大闹超过 5 分钟,一般都是有比较严重的问题,需要马上送医。
2、如果孩子没有持续地大哭闹,伤处用肉眼也看不出明显的肿胀,但是有压痛,或是孩子的活动因个别动作的疼痛而受限,这种情况是需要去看医生做进一步确认的。
如果孩子疑似骨折,家长注意做好以下 3 点:
1、如果孩子痛感强烈,不要冲动,千万不要背着/抱着/扛着孩子去医院。
2、可以先对孩子进行冰敷处理,缓解孩子疼痛,安抚孩子情绪。
3、如果骨折发生在校内或者家中,且程度比较严重的话,可以找夹板进行局部固定,防止损伤加重并尽快送医,如果程度较轻的话可以先观察 24 小时再做是否送医的决定。
如果孩子被诊断骨折,医生会有怎样的治疗方法?
具体的治疗处理根据骨折程度而有所不同,医生通常会根据以下 2 个方面判断:
一般青枝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以做手法复位+支具使用,或打石膏。
明显移位或粉碎性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微创手术(开两个长度不到 1 cm 的切口),打弹性针固定。孩子如果不能耐受手术,只能进行石膏或支具固定保守治疗,等到身体条件能耐受手术时,再进行手术。
孩子骨折完成治疗后,会留下后遗症吗?
骨科丁斌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只要及时且正确地处理,日后孩子受伤部位的运动能力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此外还需要注意,骨折发生后,尤其是在前期(骨折发生后 1-2 周内)和远期(骨折发生后 3-6 个月),家长一定要遵医嘱带孩子前往医院复查。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最最重要的还是爸妈们平常要多注意观察自己的娃,提高警惕,预防意外的发生,孩子遭罪少,家长烦恼才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