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底,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德方合作主体运营者马吉德·萨米(Madjid Samii)教授及其团队抵深,开展为期大约一周的医疗交流与临床服务。本次访问,萨米教授团队延续其「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在提供高质量临床服务的同时,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与技术革新。
本次抵深期间,萨米教授团队共接诊数十名来自全国多地的神经外科疑难重症患者,成功实施多台高难度手术,涵盖听神经瘤、功能区胶质瘤等复杂病例。
在萨米教授的诊室中,既有初次慕名而来的疑难病患者,也有从全国各地专程返深复诊的熟悉面孔——他们都是曾接受萨米教授手术的患者,带着术后康复的喜悦与萨米教授重逢,医患情谊跨越国界。
在此次访问期间,马吉德・萨米教授和阿米尔・萨米教授还就学科建设和技术前沿等方面,为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对于萨米医疗中心正在筹备的区域性听神经瘤中心和听力中心建设,马吉德・萨米教授表示:「听力是人类沟通的基础,是连接社会的纽带。」他介绍,汉诺威在听力诊疗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成为德国乃至欧洲的听力诊断与治疗中心。他希望将这些经验引入深圳,在深圳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听力诊疗中心。
萨米教授指出,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 15000 例听神经瘤患者,许多人因技术限制面临终身残疾。凭借他个人超过 5000 例的听神经瘤手术经验,患者不仅听力有望保留,面神经功能也能得到保障,因此在深圳建立听神经瘤治疗中心意义重大。
「我们还希望培养出神经外科领域多个顶级、优秀的中国医生,造福更多患者。这是我们未来几年要实现的愿景。」
针对机器人辅助手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前景,德国汉诺威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阿米尔・萨米教授认为,机器人技术在全球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泌尿外科、妇科及腹部外科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推动了手术微创化,使一些原本无法完成的手术操作成为可能。
然而在神经外科领域,目前机器人技术尚未发挥出显著作用。他表示,「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要求极高,情况复杂多变,『人』的角色至关重要。」不过,他希望借助深圳及中国其他地区创新企业的力量,结合医院现有的复合手术室、术中影像系统等技术,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有效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
展望未来,马吉德·萨米教授强调,教育是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他透露,将于 2025 年 11 月举办一场重要的国际神经外科学术会议,由阿米尔・萨米教授牵头。这场会议将汇聚世界各大洲顶尖的神经外科医生,共同探讨神经外科学的前沿问题和发展方向,为推动神经外科学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马吉德・萨米教授及其团队多次来深交流,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医疗帮助,也为市四医院学科建设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双方的持续合作与努力下,神经外科领域将取得更多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