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27
原创

科学防治「打摆子」 告别冰火两重天

4 月 26 日是「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的宣传教育主题是「防治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打摆子,学名「疟疾」。
老李:「这病可真是怪了!一会儿像掉进了冰窟窿,浑身直哆嗦;一会又像被放进了蒸笼,跟蒸窝头似的。」
和尚:「打摆子都这样。」

疟疾是什么?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侵入人体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未及时治疗可能致死。

疟疾如何传播?

1. 蚊媒传播: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入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入正常人的血时,就可能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2. 血液传播:因胎盘受损或在分娩过程中,患疟疾或带疟原虫的母体血污染胎儿伤口,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先天性疟疾;另外也可因输入感染了疟原虫的血液而被感染。

疟疾有哪些症状?

疟疾是一种急性发热疾病,通常在受到感染的蚊虫叮咬后 10-15 天出现症状。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发作前几天,每天或隔天可有程度不同发烧,同时伴疲劳、头痛、腰背痛、肌肉酸痛、厌食、全身或腹部不适、轻度腹泻和怕冷等前驱症状;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哪些地区是疟疾高发区?

2021 年 6 月 30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然而我国依旧存在较大的境外输入风险,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仍然是疟疾的高流行区。

怎样预防疟疾?

目前没有针对疟疾有效的疫苗,所有人均可能感染疟疾,且可能重复感染,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

出行前应了解当地的疟疾流行情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户外活动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觉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

疟疾是一种可治愈的传染病,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即可康复,如果身体出现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