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2
原创

肿瘤 360°包裹颈总动脉,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成功排「险」

现年 60 岁的王先生患甲状腺癌已有 7 年,此前曾两次接受手术治疗,皆不幸复发。由于肿瘤较大,包裹着颈动脉,之前治疗均建议先通过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但药物未能有效控制病情。

王先生继续前往海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治疗,近日,在多学科专家共同努力下,王先生脖子上的肿瘤被成功剥离。

肿瘤大、风险高

「肿瘤有两个拳头般大小,包裹着颈总动脉,侵犯了交感神经等重要结构,气管和食管皆被肿瘤压迫推挤而移位。」这是头颈外科一病区主任钱永在仔细看完所有检查报告,并进行触诊后对王先生病情的描述。他形容王先生的肿瘤「就像是长在布满水电管线墙体中的异物」,搬掉它就要冒着弄破「水电管线」的巨大风险。

先药物治疗再手术的「两步走」方案初衷虽好,但王先生已经等待不起——服药之后近一个月内,脖子上的肿瘤不但没有变小,反而迅速增大,破溃流脓,甚至肺部也发现了转移瘤。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钱永主任第一时间组织头颈外科、病理科、影像科、麻醉科、ICU、手术室、医务科等多科室专家进行讨论(MDT)。专家们一致认为,尽管手术风险巨大,但仍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是获得较好预后的最后机会。

在将手术的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风险一一做了细致说明,并经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头颈外科医护团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由钱永主任主刀,赵方腾医生从旁协助。

手术持续 6 个多小时

这是一台充满挑战的手术。

肿瘤 360°包裹颈总动脉,海南省肿瘤医院专家成功排「险」

首先,要在脖子这么小的区域内「动土」,「插管」就是第一道不易逾越的坎——王先生术前要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气管插管,但由于肿瘤压迫,麻醉科医生要实现精准插管十分困难。一旦操作不当或不到位,轻者损伤气道,重者出现严重通气障碍,患者将可能出现缺氧甚至是窒息死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插管工作才结束。

第二道「坎」便是切除肿瘤。

钱永主任术中发现,王先生的颈总动脉被肿瘤 360°包裹,二者粘连紧密,且肿瘤与气管、食管的分界不清,极易出现误伤。想要切得彻底,又担心损伤颈总动脉;切得过于保守,肿瘤将很快卷土重来……这台手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考验着主刀医生的技术和耐心。最终,凭借丰富的解剖经验和精细的操作技术,并在放大镜等设备辅助下,钱永主任准确找到了动脉与肿瘤的正确界限,小心翼翼地将肿瘤分区、分块,随后一点一点剥离。整场手术耗时 6 个多小时,出血量不到 200 毫升。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