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有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V.Beral 团队发表在《柳叶刀》上的文章分析了 30 个国家的 47 篇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结论:
每坚持 12 个月哺乳,患乳腺癌的风险就降低 4.3%;每一个宝宝出生,患乳腺癌的风险就可能降低 7%。
当然这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得乳腺癌,因为乳腺癌的发病会受到如情绪、环境、饮食、遗传等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作为已知的,可以明显降低乳腺癌发病率的一种办法。我们呼吁有条件的宝妈尽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好处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它容易消化吸收,能促进宝宝肠道发育,还含有丰富的抗体,可帮助婴儿获得免疫保护,减少疾病发生。
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情感发育,还能增强宝宝大脑和感官发育。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智力测试中表现更好,更不容易超重或肥胖,长大后更不容易罹患 II 型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出生之后最初 6 个月的母乳喂养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建议:
● 产后一小时内即开始母乳喂养;
● 婴儿在出生之后最初 6 个月应得到纯母乳喂养,以实现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
● 在婴儿 6 个月龄之后,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为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营养需求,应给婴儿提供营养充足且安全的辅食;
● 母乳喂养应持续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及早开奶,打好母乳喂养的基础
宝宝出生后尽早开始哺乳,即早接触、早吸吮。不要因为妈妈错误的认知觉得自己没奶而添加配方奶粉,一定要在怀孕期间就学习哺乳及含接姿势,避免因为初期错误的含接姿势导致乳头皲裂。
顺产的妈妈,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即可进行开奶,剖宫产妈妈在产后一小时内给宝宝喂奶。越早让宝宝吸到母乳,越早对乳头进行刺激,就越有利于开奶和母乳喂养。每天喂奶次数至少 8-12 次以上,开始母乳时尽量多频次喂奶。
按需哺乳,寻找和宝宝的供需平衡
传统的喂养是定时喂奶,即每隔 2-3 小时喂一次奶,但现代研究表明,按需哺乳更加符合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即孩子饿了就喂、妈妈觉得奶涨了就喂,喂哺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没有限制。
婴儿频繁有效地吸吮是维持泌乳的重要条件。还可以消除奶胀,防止发生乳腺炎。
但是,按需哺乳并不是宝宝一哭就喂,要仔细观察并准确判断喂奶的信号,如果一哭就喂不仅导致妈妈休息不好,还因为这样无效的吸吮使妈妈乳头负担过重,容易破皮,陷入恶性循环。
2022 年「粉红丝带关爱日」,坚持母乳喂养,共护乳腺健康,让「粉红杀手」远离我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