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和芯芯是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姐妹,她们的到来给小小家庭带来了双倍温暖,爸爸妈妈也对她们倾注了很多的关爱。
就在不久前,妈妈给刚练完舞的芯芯洗澡时发现,芯芯的右腹部下方有一个小凸起:按压时会消失,凑近听还有「咕噜噜」的流水声,这可把妈妈吓坏了!乖巧的芯芯却安慰妈妈自己不疼,不用担心。
怀着疑惑不安的心,妈妈还是带芯芯来到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见诊了徐珊主任,徐主任一眼就判定这是非常典型的「腹股沟斜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肠气」、「疝气」。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先天性的,我们可以简单地想象:在腹腔壁上有一个小口袋叫「鞘状突」,正常情况下这个口袋是会封闭的;如果没有封闭,小朋友的腹腔内容物如肠管、大网膜、女孩的卵巢等都可能掉入这个口袋中,形成「疝气」。
芯芯妈妈听到的流水声,就是从肠子里发出来的。
经过系统的检查,徐主任耐心地向家长解释了芯芯的病情、病因及治疗手段,并顺利地实施了疝囊高位结扎微创手术。
对于经验丰富的徐主任来说,仅需 5-10 分钟就能完成手术了,并且伤口仅有 1 cm 大小。
麻醉的劲儿刚过,芯芯就下床跟护士姐姐愉快地玩耍了。
经过手术治疗一周后,芯芯来院复查,伤口已经完全愈合。因为伤口小,且取在腹横纹处,术后基本看不出手术痕迹了。
当然,对于爱跳舞的芯芯来说,需要要暂别芭蕾舞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不能参与剧烈运动,避免斜疝复发。
很多家长在得知孩子患斜疝时,不愿给孩子手术,有的寄希望于自愈,有的则希望通过另外的手段治愈。
事实上,只有小部分孩子的腹股沟斜疝在一周岁前有临床自愈的可能,拖延手术治疗或者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手段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危害:
1. 导致嵌顿疝,引起并发症
腹腔中的脏器(如肠管)掉入疝中卡住后无法回到腹腔,若不能及时救治,会引起脏器缺血坏死,如肠穿孔、腹膜炎等,从而危及生命。
2. 影响生育能力
对男孩儿来说,一旦发生嵌顿,睾丸缺血的几率非常大,反复的缺血势必会对以后的生育能力造成影响;对女孩儿来说,卵巢的位置在疝附近,非常容易掉入疝中,从而破坏卵巢表面的卵泡细胞。
我们知道,卵泡储备是有限的,破坏卵泡细胞,影响卵巢发育的同时也会影响生育功能。
所以女孩儿患有斜疝,即使没有嵌顿,也一定要尽早手术。
在网络上搜索「小儿疝气治疗方法」,点击量最高的就是使用疝气带治疗,甚至还有注射治疗法的广告,把家长引入歧途。
儿童使用疝气带
疝气带的原理是通过外界的压迫促使疝的愈合,但儿童的疝一般不大,使用疝气带反而会诱发嵌顿疝,增加肠管等脏器坏死的几率;长时间佩戴还会对小朋友的皮肤造成局部损伤和感染。
使用注射疗法
所谓注射疗法就是在腹股沟区注射硬化剂(也称医用胶水),硬化剂流入腹腔,会导致肠粘连、血管坏死、睾丸停止发育等不可逆转的危害。
正确看待手术治疗
通过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是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方式,也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治疗手段。
最佳手术治疗年龄:
建议孩子在 6-12 个月时接受手术
有过嵌顿史的孩子要尽早手术
女孩儿要尽早手术
家长一定要正确看待手术治疗,不应为避免手术,让孩子冒着损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的危险。
臻于「治疝」,「治疝」至美
杭州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儿外科手术中心已接诊数百名像芯芯一样的「疝气宝宝」,医生会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疝的大小等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微创手术方式,让小朋友术后无痛感、恢复快、复发低,还能做到术后基本无疤痕。
「疝」无小事,每位家长都应当正确认识到治疗斜疝的重要性,及早发现、积极治疗。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