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02
原创

孕妈患有传染病,如何生出健康宝宝?

昨晚的咨询电话里,有位女性啜泣着说:「我是一位乙肝患者,结婚五年了不敢要孩子,怕孩子不健康。最近突然发现怀孕了,又高兴又害怕,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2 月 1 日是世界艾滋病日,预防疾病通过母婴传播是很多准妈妈关心的话题。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的孕妈如何保护宝宝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什么是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毒、梅毒螺旋体、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亲感染宝宝。

主要有三种途径:

1. 孕期胎儿在宫内可以通过胎盘感染;

2. 分娩时胎儿经过产道,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可能被感染;

3. 产后通过哺乳等行为感染。

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的孕妈们可能通过上述一种或者多种途径感染宝宝。

为什么所有孕妈孕早期要检测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1. 艾滋病、梅毒螺旋体、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在血液中产生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或者潜伏期,艾滋病 3-6 个月,梅毒 2-3 周,乙肝 2 周-3 个月。所以,即使孕前进行过查体,孕早期也要做相关检测。

2. 女性即使自身没有危险性行为,也可能因为其配偶/性伴侣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而成为家庭内传播的受害者。

3. 国家对艾滋病、乙肝、梅毒感染的孕妈们提供了一系列干预措施,而且是免费的。

艾滋病:研究表明,在没有任何干预情况下,宝宝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几率约 30%,经过有效干预传播率可以减少至 3% 以下甚至更低。有效干预主要是抗病毒药物治疗,而且一定要尽早规律服用药物。

梅毒:梅毒感染的孕妈们如果能及早、规范、全程的治疗,加上宝宝出生后预防性治疗就可以大大减少宫内和产时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治疗药物首选苄星青霉素。

乙肝:确诊感染乙肝的孕妈们根据肝功能、病毒定量的检测情况在合适的孕周接受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治疗,并且宝宝出生后 12 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研究显示 12 月龄后宝宝的乙肝阳性率可以降低至 1% 以下。

产后如何安全喂养宝宝?

艾滋病妈妈:建议人工喂养。

艾滋病感染的宝妈建议人工喂养,杜绝混合喂养,不建议母乳喂养。如果您选择母乳喂养,一定要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正确哺乳和乳房护理,避免乳头破损,喂养时间不超过 6 个月,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几率越大。

研究显示大大增加了母婴传播的风险,所以千万记住不能混合喂养!!!如果母乳不足的同时又添加其他食物,会损害宝宝的肠粘膜,增加腹泻的风险,使病毒更容易进入宝宝体内。

梅毒妈妈:可以母乳喂养。

梅毒感染的宝妈们可以母乳喂养,但是如果产后需要使用多西环素药物进行治疗,用药期间不能哺乳。

乙肝妈妈:完全可以母乳喂养。

乙肝感染的宝妈完全可以母乳喂养,乳汁中存在病毒, 但不增加额外感染的机会。宝宝出生后已完成规范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注射治疗后,即具有免疫力,即使乳头皲裂或损伤出血,婴儿口腔溃疡等,均可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 HBV- DNA 水平

选择剖宫产可以避免宝宝感染吗?

更多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分娩和自然分娩的宝宝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果您没有产科方面的高危因素,建议自然分娩!

最后强调宝爸们对孩子的健康也很重要,配偶/性伴侣同时检测和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