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29
原创

用责任与担当守护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记南昌大学二附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室

用责任与担当守护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记南昌大学二附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室
肾脏内科陈艳霞正在监测透析患者情况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湖院区血液净化室,身穿蓝色隔离衣的医护人员们脚步匆匆,穿行在患者的床间,为未感染的普通患者透析;晚上,他们又戴上 N95 口罩、面屏,做好二级防护,全副武装为已感染的阳性患者透析。

除了透析机运转的声音、监护仪的「滴滴」声,医护人员们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频频打破了血液净化室里安静的氛围。

「三年如一日,我们从不敢休息,因为对于血透患者来说,需要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对于南昌大学二附院血液净化室来说,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血液净化室因其特殊性、专科性,又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与普通人群相比,肾病患者免疫力低、基础病多,新冠感染风险更高。

如何保障两个院区 300 多名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能够按时得到血液透析治疗?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怎么进行区分?怎样更好的保证透析患者的安全……这些都是摆在肾内科面前的问题。

「身体上的累,可以扛一扛,但透析患者的安全这道防线,我们一定要全力守住。」这是肾脏内科科室主任徐承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血液净化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还不能完全放开不管,将阴阳混着一起治,因为透析患者的身体是非常脆弱的。在阳性透析患者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为了保障每一位透析患者都能够及时安全的治疗,血液净化室对血透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将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分开在不同班次进行治疗。

「每个院区的透析室都有 3 名固定医生,原来是三班倒,现在因为要把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开,我们就增加了一个班次,3 个医生四班倒,全院 70 台透析机「火力全开」,基本上是人机连轴转的状态」,肾脏内科血液净化室陈艳霞介绍。

用责任与担当守护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记南昌大学二附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室
护士在休息时间用冰袋对自己做物理降温

「尽管我们事先都有心理准备,知道是一场硬仗,真正来的时候,还是压力很大,但我们都坚持过来了。」肾脏内科科室主任徐承云说道。

近一周多来,南昌大学二附院血液净化室医护人员相继感染,让本来就人员紧张的透析治疗工作变得更为紧张。

在血液净化室,按要求一个护士负责 5-6 名患者,透析一旦开始,就必须全程监测,每位患者从预充管路到透析结束、机器物表消毒,需要将近 6 个小时,只要透析没结束,医护人员就要时刻紧盯。每班次透析治疗结束后,护士还需要按照院感要求进行全面消杀。

红角洲院区血液净化室护士长查夏琴表示,「上周,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发热等症状,虽然我们不主张带病上岗,但为了保证患者的正常治疗,轻伤不下火线的场景每天都在我们血液净化室上演。」

用责任与担当守护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记南昌大学二附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室
正在调试血透机
用责任与担当守护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记南昌大学二附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室
护士正在进行消杀

「我目前没有明显症状,还能撑」「我会尽力做好防护,我上」「我已退烧,明天排我上班吧」……不管是 50 多岁的老同志,还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血透室的每一位医护,都在用自己的坚持主动担当。

「我们再苦再难,都不能耽误患者的治疗」,东湖院区血液净化室护士长张小雪表示,「很多患者会主动叮嘱我们叫我们休息会儿,看到医生护士自己发着烧,还在坚持为他们治疗,患者心里也满满的感动。」

一个人站出来,叫担当,一群人站出来,叫使命。

南昌大学二附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室只是疫情下医院的一个缩影,在这场长达三年的抗疫战斗中,医院每个科室都是一个战场,每位二附院人都是守护百姓健康的将士。

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人用坚持、坚守,尽自己最大努力畅通了血透患者的生命通道,用责任、担当和专业技能牢牢守护住了患者的「生命线」!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