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岁月,情怀依旧。2 月 13 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医院退休高级专家返聘仪式。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为致敬退而不休、奉献余热的老专家,展示他(她)们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的风采,传承「大医大德 至臻至善」的情怀,即日起,医院微信公众号将推出「退休返聘专家风采」系列人物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从高考志愿到学医从医,几经辗转找回那份不易的医学初心,她更加坚定,并在专业、教研、管理上精益求精、「医」路前行,收获学界业界肯定。
作为内分泌医生和健康管理者,她坚守一线,心系大众健康,积极应变转型,助力学科建设,「医」直到老。
作为临床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她坚持立德树人,关爱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让医学事业薪火相传,「医」路芬芳,收获师生敬佩点赞。
从青葱岁月到花甲之年,行医 37 载,变的是容颜,不的变是从医初心。她是陈青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退休返聘顾问专家。医学博士,内分泌专业和健康管理专家,内科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 听妈妈的话:选择学医和从医 几经辗转定初心
「上线了!」1979 年注定是陈青云命运改变的重要时刻。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中应届毕业生,当知道高考成绩上线时,17 岁的陈青云既兴奋又纠结,兴奋在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纠结于还没想好学什么专业、今后想干什么。
「妈妈说当医生好,我也觉得当医生能治病救人!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我填报的志愿全部都是医学院校医疗系。」陈青云回忆起大学填志愿选择医学专业时,唯一而笃定。最后,陈青云被广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录取。
大学本科 5 年中,陈青云对医学充满了好奇,尽可能往脑袋里填充知识,同时不断思考、尝试和实践,哪怕是容易让人倒胃口的解剖课程,她也能很快适应。
为尽快增加临床经验,陈青云每次暑假回家都到乡镇卫生院实习,当乡村医生助手。从医,在陈青云眼中是一条康庄大道,是她最正确的选择。
学医的时光如白驹过隙。
1984 年,陈青云以全国医学院校毕业生统考广西医学院前 5 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荣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和自主选择就业单位的优先权。但临近毕业分配,对于要不要当医生,她犹豫了。因为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春节里,全国人民都放假了,但陈青云必须跟着带教老师值班,这是她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
直到现在陈青云终于有了切身体会:只要当医生,不管年轻医生还是年老医生,都不会有完整的节假日。为往后每年春节能和父母团聚,在选单位的最后时刻,她打了退堂鼓——没有选择医生而是选择了有两个假期的基础医学院当老师。
「课时少,一年两个学期只有一个学期有上课任务。」毕业后到医学院当老师的陈青云主要任务是备课和协助其他老师做科研,单调清闲的工作,让她感受不到医生的使命感,并不断叩问初心在何方。
「两年后,再次找回了自己的初心!」此时的陈青云意志坚定,因为她回到了医院临床一线,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无论是 365 天无假日,还是当时盛行的「下海潮」「离职高峰期」等,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陈青云离开医生这个职业。
如今的陈青云快 61 岁了,具有主任医师和教授两个专业技术系列正高级职称——既是坚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一线治病救人的医生,也是站在广西医科大学讲台上授课教书育人的老师。
2 心系患者健康:术业专攻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喜欢思考、推理,弄清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发现疾病的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
报考研究生时,陈青云毅然选择了内分泌专业,专攻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方向。
「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性腺疾病、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血脂异常、痛风等都属于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范畴。内分泌系统是机体三大调节系统之一,通过合成和释放激素,与神经、免疫系统相配合和调控,使全身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共同担负起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运动和病态等生命现象。
调节是复杂的,失调就会生病。」对于内分泌专业知识,陈青云烂熟于心,出门诊、查房、医患沟通、健康教育……陈青云心系患者健康,认真地做好一名内分泌科医生。
曾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教育及管理学组成员、广西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和内分泌常委等学术兼职,主持多项国家级、省厅级课题,研究领域涉及糖尿病的流行病学、预防、识别、诊断、治疗处方、干预及数据库建立、病情监控、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主编《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合理饮食轻松降血糖》等科普光盘和图书,7 项课题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
在内分泌专业上,陈青云不断精进,修炼出日益精湛的医术,为众多疑难的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患者解决病痛。
1991 年,陈青云到内分泌科参加工作时,因人手不足,医生也要懂内分泌实验技术,到实验室做实验。许多内分泌检测项目从无到有,例如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检测是上世纪 90 年代初陈青云做研究生课题时首次引进的。
在一代代内分泌科人的共同努力下,内分泌专业从只有 20 多张床位,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近 100 张床位,并逐步有了硕士、博士学位授予资格。
内分泌科负责人秦映芬和陈青云共事了近 30 年。在秦映芬心中,陈青云医德医风高尚,对病人态度非常好,和科室同事的关系像兄弟姐妹一样,在糖尿病的生活方式(食谱、运动等)干预、防治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
「她很敬业,调到健康管理部、退休后还坚持出内分泌科门诊,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和转诊救治,发挥了跨学科专家的重要作用。」
为村医授课、解答他们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诊疗中遇到的疑问,到农户家里看病……健康扶贫、乡村振兴的战线上也有陈青云奋斗的身影。
2021 年,当医院定点帮扶的马山县青龙村需要健康服务时,作为广西医科大学九三学社委员会副主委和我院主委的陈青云尽管临近退休,依然主动请缨参加 「送健康」活动 6 次,发挥内分泌专业所长守护村民健康。
3 不负信任重托:转换赛道 助力学科建设
在掌握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治的基础上,她进一步扩展了全科医学知识,并意识到: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延缓疾病发展、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预防保健工作,和治病救人同样重要。
2001 年,在医院支持下,陈青云和同事们一起筹备成立了体检中心。为提高专业水平,体检中心成立后,陈青云便远赴日本熊本国立医院和熊本大学进修,回国后在职攻读了广西医科大学儿科学博士学位。
在一代代体检中心主任的带领和全体体检人的共同努力下,健康体检业务不断扩大。2013 年随着体检人数持续增加,检后健康管理的需求也大幅增加。作为一名有着健康管理知识储备和经验的高级别医生,陈青云调到体检中心并任副主任,助力提高健康管理医疗技术水平。
和陈青云搭档了近 10 年的健康管理部主任王芃说,「陈青云教授从内分泌科调到健康管理部工作,有着非常深厚的临床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发展起到很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经过 20 多年的建设,当年的体检中心已发展成如今的健康管理部,占地面积 4000 余平方米,分为一区和二区两个体检区域,健康管理团队已有 70 多人,每年体检 13 余万人次。
常规开展常见慢性病、肿瘤、传染病等疾病筛查,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通过体检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患者获得很长生存期。常见的内分泌与代谢性、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方面的慢性病,通过早期发现、治疗及健康管理,有效地预防疾病进展和并发症发生。
4 亲和严谨坚定:大医大师风范深受好评
「陈医生,您还认识我吗?十几年前,我的病是您给我诊治的,一直记得您,也一直按照您的方案治疗。」有一天出门诊时,一位患者对陈青云说。作为一名内分泌医生、专家,从医 30 多年,陈青云接诊过救治过的患者无数,让他们战胜疾病,恢复健康。「不记得曾经给他看过病,但他的心中还惦记着我,感觉很暖心!」陈青云说。
「如果不是你们一直追踪排查,也许我家先生就来不及治了!」一位体检者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明显增高但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提示陈青云要高度重视该体检者的检后健康管理,第一时间让工作人员致电体检者在当地复检 AFP,结果和第一次检查结果相差不大。
为进一步确诊,陈青云又让他来我院进一步行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肝脏靠近肝门位置确有 1 厘米大小的肿物,因肝门结构复杂,旁边有血管和胆管经过,位置较为隐蔽,超声检查难以发现。
最终确诊了肝癌,后经介入治疗+系统治疗,患者生存期得到了延长,达到了早诊早治的效果。
亲切和蔼、甘为人梯、耐心细致是师生职工对陈青云的一致评价。「作为健康管理行业的先行者、专家,她经常代表广西在全国健康管理学术会议上授课发言,在全国健康管理行业影响力很高。每年到体检单位为员工进行健康讲座、义诊等数十场次。经常给年轻医生授课、耐心指导工作,让大家受益匪浅!」王芃说。
因为专业出色,陈青云曾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委会常委、广西医师协会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委会主任委员、健康促进分会副主委。
陈青云一直坚守一线,审核体检总检报告、健康讲座、慢病管理,参加多学科会诊等工作,带领大家外出义诊、授课、科普、下乡……遇到科室人员紧张时,陈青云还主动顶岗,参与临检、前台咨询等,和大家一起克服困难。在健康管理部护士长黄萍心中,陈青云是领导,也是老师,更像家里的长辈。
「她总是笑眯眯的,耐心指导和帮助我们,毫无保留地传授工作经验,还时常督促我们树立敬业严谨的态度,为年轻一代成长指引方向。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医疗工作者『不辞辛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黄萍说。
「把知识比作水桶里的水,学生想得到半桶水,老师须有一桶水的储备。」陈青云是这样看待教学也是这样开展教学的。不但非常熟悉授课内容、还积累丰富的背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陈青云对自己作为临床教师有着严格的要求。
比如,上心律失常实习课时,她会先让学生听诊心脏,询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然后进行分析让学生再听。医学是经验科学,这个道理贯穿在陈青云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细节中。
「我经常跟研究生一起讨论课题,教育学生科研必须求真,来不得半点马虎。」这种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严谨求真的坚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学生。师恩重如山,桃李满天下——在她的笔记本里,记录着近 20 年里用心培养的 24 名内分泌专业医学硕士的年级和姓名,他(她)们遍布北京、河南、山东、云南、广西及国外等各地,无论空间距离有多远,都一直与这位博学亲和的陈老师保持联系,交流学科专业前沿、传承医者仁心大爱、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蔡劲薇是陈青云带的 2008 届硕士研究生。在蔡劲薇的记忆里,陈老师对待患者、学生一贯都是温和中带着坚定。
「她高瞻远瞩的视野、静待花开的耐心和咬定青山的恒心,都深远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激励我在后续的临床、科研工作中都要有不怕被质疑、被否定的坚定和坚持。持续努力,无论何时都要具备随时转换赛道的能力和勇气。」蔡劲薇说。
「她的学习笔记有厚厚的几本,严谨的工作作风令人钦佩!」王芃介绍,作为广西健康管理知名专家,陈青云一直坚守在健康管理一线,担任体检总检医师。她不仅主动学习研究大量跨学科临床专业知识,还严格掌握国家多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以教促改,成果丰硕。陈青云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课题。
其中,「教改课程《人体代谢与疾病》教学模块的建设与实践」(排名第 7)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因教育教学工作出色,获得广西医科大学迎接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个人,两次获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师。
每周四下午出门诊看 30 多个号到晚上 7 点、审核体检报告、参加多学科会诊、咨询、健康教育……流金岁月,情怀依旧。
2022 年 4 月 1 日,陈青云光荣返聘回到健康管理部继续工作,服务患者。
在今年 2 月 13 日医院退休高级专家返聘仪式上,陈青云接过院领导颁发的返聘聘书和牌匾,正式成为返聘顾问专家,心中感动不已。对于青年医生、教师,她想说:「医学事业是崇高的,与医学相伴一辈子,值得!水滴石穿,收获在你的努力中不知不觉地出现了!」
「医学无止境,退休不褪色,发挥余热,帮助更多的患者,传授经验给年轻一代,照亮他们前行的路!继续为医院建设添砖加瓦,见证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了 37 年的陈青云,对医院有深厚的感情,对医学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陈青云退休后返聘回岗的初心和使命!
致敬返聘专家
助力医院发展、守护百姓健康、培育医学人才、返聘发挥余热……「大医大德 至臻至善」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已深深根植于退休返聘专家们那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外显于他们治病救人、教书育人的言行。
奋斗至一生,返聘启新程!向陈青云等一批又一批为医院大家庭奉献了一辈子青春、智慧和心力的退休返聘专家们致以崇高敬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