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 38 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出「我的育人故事」专栏。讲述我院教师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廉洁自律、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生动故事。
希望以此激励各位教师在育人故事中感悟医者、师者的执着坚守、潜心育人,自觉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为培养有担当、有情怀、能扎根、肯奉献的医学人才奉献力量。
2022 年 9 月 14 日,广西医科大学开学典礼上,陈罡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今年 7 月,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我院病理学教研室/法医学系陈罡教授荣获地方高校正高组全国二等奖,在这个被喻为高校教师的「奥运会」中,陈罡创造了广西目前的最好成绩。
已经有多个奖项加身的陈罡,把这次比赛看作是完成了自己作为教师应有的职责。在他眼中,医学教育事业是「叶的事业」,教育者需认识并且像叶子一样默默奉献,用一生去承担漫长的育人之旅。
提到病理学,多数人都会觉得陌生,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疾病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病理医生是医学的「法官」。正因如此,陈罡十分重视病理学课程的思政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视为病理学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陈罡的课堂上,他常常结合学科特色,提炼思政元素,并运用多种丰富的形式强化学生们行医的使命感:从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内涵,结合新冠疫情、肝脏疾病谱等案例引入思政教育,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学习……同时,他不断整合传统病理学课程内容,对授课内容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
陈罡认为,强化医学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是学生保持医学自豪感、提升为大健康医学事业奋斗职业归宿感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医学教材更新跟不上医学前沿发展的现状,陈罡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而是不断创新尝试多种学习方法以适应最新的医学研究动态。他投身于医学本科、研究生教学课程改革中,结合病理学科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P-BOPPPS-P 教学方法。
课前,陈罡会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组建班级群、学习小组等,进行学生调研,保持真正全天候在线答疑,及时了解、引导学生解决学习困惑;在授课过程中,他常常以学生实际情况来临场修改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他也因为上课风趣、轻松而深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多次荣获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师、最受欢迎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方面我喜欢教学,另一方面,我也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他们会感染我,让我继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陈罡说。
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成长性思维也是医学教育者必备条件。这些年来,陈罡始终保持着学习热情,站在学科发展角度不断自我打磨、自我培养,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
他鼓励团队教师整合多学科优势发展病理学,主张以研促教,面向全体本科生,开展了以教学队伍牵头的创新性病理研究型教育,形成「全面覆盖、多元评估、专项考核、个性发展、精英培养」的层级式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教学活动变成探索性更强的互动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设备支持,使学生在创新性学习中提升,教师在创新性教学中获能。
陈罡坚信,只有对抗熵增,才能突破自我,实现教育者的自我进化,以研促教便是促进学科发展、保持不断学习和保持教学活力的关键。
也正是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陈罡和他的团队不断产出累累硕果。由团队教师指导、本科生负责或参与的多项项目获得第九届、第十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特等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区级银奖、校级金奖;教师团队打造的《病理学》课程获 2022 年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这是陈罡喜欢的一句诗,而他的教学之路也正印证了这样的精神——对教学事业饱含赤诚与热爱,用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的为人处世,书写了一曲未完待续的病理学教学之歌。
陈罡,国家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肿瘤学及广西医科大学病理学双博士。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广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主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