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5-02-24
原创

反复咯血 18 年,医生开个针眼大的孔精准「堵住」出血

「你……你不用管我……」(咳咳咳)

镜头一转,主角吐出一大口血

影视剧里的角色动不动就吐血

被气到了吐血,得了绝症吐血,中了毒吐血

……

这真的科学吗?

从医学上讲

会吐血的情况分为「呕血」和「咯血」

两者的区别是

出血来源和出血性质不一样

呕血

通常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如食道出血、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

咯血

常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血液通过咳嗽从肺部排出。

深圳一个患者从 18 年前就出现咯血,本来治疗变好了,结果去年又开始复发!

医生为他做了个 CT,咯血的「真凶」竟然是……

不明咯血

林先生(化名)在 18 年前曾经出现过咯血的症状,当时他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经过药物治疗后好转。

没想到去年开始,林先生又开始咯血了。

虽然住院后经过保守治疗情况会好转,可是出院后不久又会复发。

这一次,医生为林先生做了更详细的检查,胸部 CT 提示 肺血管畸形——这很可能就是造成林先生咯血的「元凶」!

林先生住院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血管与介入科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术前讨论,制定手术方案。最终决定先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进行栓塞治疗。

什么是介入治疗?

遇到患者大出血的情况,传统手术的方式就像修补漏水的水管:把墙砸开,找到漏水处堵住。

而介入治疗则是一种精准打击的微创手术。

医生通过影像设备(比如 CT 或 X 光),找到出血的血管,然后用穿刺针、导丝、导管这些神奇的小工具,精准地堵住「漏水的地方」。 

手术中,通过造影可见林先生的支气管动脉迂曲增粗,确诊是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

为防止异位栓塞,达到精确介入治疗,医生需将导管超选至支气管动脉内,但林先生的支气管动脉开口与血管走形角度大,导致手术难度较大。

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血管与介入科唐俊主任通过多种导丝导管配合,顺利完成了所有手术步骤。

反复咯血 18 年,医生开个针眼大的孔精准「堵住」出血
畸形血管被精准栓塞

血管与介入科唐俊主任表示: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多由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炎症(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导致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形成异常交通支。

瘘口处因体循环压力高(源于主动脉的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压力差,易破裂引发大咯血。而介入治疗是一种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手段。

术后,林先生生命体征平稳,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治疗,已顺利康复出院。

反复咯血 18 年,医生开个针眼大的孔精准「堵住」出血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