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5
原创

南京江北医院心内科成功开展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

小心脏怦怦乱跳不一定是因为遇见那个心动的人,也可能不是因为熬夜打游戏……如果心脏乱跳还伴有呼吸困难、眩晕、胸闷透不过气,这可要小心了,可能是「心动过速」找上门。

射频消融平复「躁动的心」

来自安徽的黄女士(化姓)平日里身体健康,但近半年来她却遇到一件烦心事:经常在无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出现心前区憋闷、心悸、心慌等不适且伴有背胀、左胸前壁撞击感,咽喉部的异样感。于是来到南京江北医院心内科就诊,入院行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1 万次/24 小时),药物口服治疗后,仍有心悸反复发作,期间复查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3.5 万次/24 小时)。考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心内科张小兵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张小兵医生对黄女士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考虑到她正值壮年,室早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较长,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行心脏射频消融术彻底根治。随后便与家属沟通手术方案,家属当机立断同意进行手术。

手术由张小兵医生亲自操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术中通过 CARTO 三维导航下建立心脏模型,仔细确认靶点位置予以放电消融,仅数秒时间后室早即完全消失。可谓是一击命中,正中靶心。

科普小讲堂

一、什么是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全称叫室性期前收缩,人的心脏有 4 个空腔,上面是左右心房,下面是左右心室,室性期前收缩就是指在没有接收到来自心脏上腔的适当信号的情况下,心脏下腔收缩,这引起心室过早收缩,这使得收缩在泵血方面效率低下。室性早搏(PVCs) 很常见,能在心电图(如下图)上看得到,可以通过药物有效治疗;但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导管消融来控制症状。

在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约为 1%-4%。室早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在<11 岁的儿童中,其发病率<1%,而在>75 岁的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达 69%,其发生有昼夜节律变化,大部分人在日间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的时间增多,亦有部分人群在夜间多发。

二、室性早搏的症状有哪些?

室早的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即心慌,是一种心跳不适感。症状明显与否因人而异,有的病人早搏很多但没有明显症状;有的病人早搏少但症状明显,感觉心都快跳出来,或突然有口气堵在喉咙口出不来而胸闷,或突然有几下心脏跳的很重,人容易紧张感觉忐忑不安。

三、哪些人易患室性早搏?

正常人也可以有室早,但多是偶发的。总的来说室早多见于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衰等)的患者。经常熬夜,长期精神紧张,经常饮用咖啡、浓茶的人也易出现室早。

四、室性早搏有什么危害?

室性早搏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病理情况下多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所诱发。有些室早是功能性的,不容易触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然而,有些室早是病理性的,如宽大畸形(QRS ≥ 160ms,有切迹)室早、短联律间期室早、成对室早、多形性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 个以上持续时间<30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3 个以上,持续时间 ≥ 30s),这些室早容易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另外,频发室早会影响心脏的舒缩功能,其长时期发作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相关的心肌病。

五、什么是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手术是通过一种微创导管技术,穿刺大腿根部或者颈部血管(像打针一样),将普通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放到心脏内,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使心室恢复到接收窦房结指令的工作状态。经导管向心腔内导入的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 1-3 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

整个手术过程 2-3 小时,无需开刀,无需缝线,不留疤痕。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