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4
原创

45 岁父亲意外查出白血病 儿女争相捐髓救父

突然诊断出白血病,20 岁的女儿和还在上高中的儿子争相捐髓,妻子不离不弃,贴身照护……刚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做完骨髓移植,第三次复查良好的李炜(化名),经历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300 多个日夜的煎熬、祈盼、坚持,终于等来了充满希望的结局。

45 岁父亲意外查出白血病 儿女争相捐髓救父

回乡探亲 意外查出白血病

45 岁的李炜是湖北广水人,去年 8 月,李炜请假回家探亲,不料刚到家 2 天,就开始咳嗽,输了 3 天液不见好转,身上还冒出许多红点。他又赶到县医院查血,医生告知很可能是白血病,建议转到大医院治,当即帮他联系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左学兰。

入院后,李炜进行了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 M2 型。他属于高危型,又有基因突变,常规治疗效果不好,医生建议尽快做移植。

这个消息给了全家人沉重的一击,考虑到家里的种种情况,李炜犹豫了。然而得知移植治疗是挽救丈夫的最佳方案,妻子杨芬(化名)毫不犹豫坚持搏一把:「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治!」经反复劝说,李炜答应妻子好好治病。

去年 8 月,李炜开始化疗,反复高烧,杨芬特别心疼,贴身照顾。为给李炜补充营养,她专门在附近租了个房,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4 个月内忙瘦了 20 斤。

孩子们争相捐献干细胞救父 女儿配型成功

配型的过程十分曲折,起初,中华骨髓库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配型。李炜弟弟得知后,赶到医院配型,结果也没有成功。

「爸爸,让我来!」20 岁的女儿小雨和正在上高一的儿子争着要给父亲配型。李炜担心孩子身体吃不消,但女儿很坚决:「弟弟还在读书,我已经上班了,没问题的!」于是她赶到医院抢着做了配型,结果女儿和他有 5 个点位相合,父女俩是半相合。「虽然风险高一点,但一样可以做移植!」医生的话让全家人看到了希望。小雨请了一个半月的假调养身体,经过医护患三方 4 个多月的努力,排除相关禁忌症后,李炜终于可以移植了。

去年 12 月 28 日,小雨开始打动员剂,今年 1 月 3 日,340 毫升饱含亲情的「生命的种子」缓缓注入李炜体内。努力终于换来了好结果,第 12 天,中性粒细胞植活,28 天血小板植活,李炜顺利出仓,转入层流病床继续治疗。最终,经过 68 天的精心治疗护理,4 月 1 日,他康复出院。李炜回顾这一切,哽咽着说,一想到亲朋好友、医生护士都在为自己努力,加油打气,再难都要挺住。

血液内科创新制订方案 治疗未能缓解的难治复发性白血病

6 月 19 日,李炜来中南医院做第三次复查,各项指标都正常。看到李炜越来越好,全家人心情好多了,连声对中南医院血液科医疗团队表达了谢意,并表示对今后的生活充满希望。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内科移植团队主任医师陈飞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重型血液疾病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要找到合适的供体,需要先进行 HLA 配型,匹配点位数越多,术后排异反应就越小。「10 个位点全部匹配,叫做全相合,5—9 个点位匹配则为半相合。」陈飞解释,在血缘亲属中,只有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有 25% 的机会全相合。如果没有同胞,想要找到完全匹配的供者,只能期待在中华骨髓库中寻找,这种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而半相合的条件则宽松得多,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乃至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都有可能半相合。

「98% 的患者都能快速找到合适的半相合供体。」陈飞表示,在同样半相合的情况下,会首选年轻人、未婚未育的人做供者。虽然半相合移植后出现排异反应的风险高一些,但是亲缘间移植能降低一部分排异反应。

针对大家最关心的移植效果问题,陈飞介绍,随着技术的进步,「半相合」与「全相合」疗效果已经接近。他介绍,中南医院血液内科创新性制订了超强剂量化疗序贯清髓预处理方案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未能缓解的难治复发性白血病取得了理想疗效。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