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21
原创

让孩子轻松看牙的正确打开方式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带孩子看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提到带娃看牙,满脑子都萦绕着孩子的抗拒与哭闹……

看牙这件事,不仅让家长们头疼,更让孩子们恐惧,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配合看牙也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有「恐吓」,有「哄骗」,甚至还有「顺从」孩子放弃看牙的。不正确的引导方式,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而正确的引导方式,不仅能让孩子 接受看牙,配合看牙,喜欢上看牙,还能提升孩子保护牙齿的健康意识。

我们来看看儿童口腔科的医生如何通过「行为管理」让「熊孩子」变乖宝宝滴~

看牙过程

4 岁的朵朵(化名)牙疼了两天,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儿童口腔科,因为小时候的看牙经历——「绑」着看牙,非常抗拒坐上牙椅,为了消除朵朵的恐惧,医生主动靠近她并摊开手告诉她什么也没有,只需要张开嘴让医生阿姨看一眼,然后逐步介绍了看牙的工具,有「小吹风」「小花洒」「吸尘器」等,并让她用小手摸一摸,在小手上试一试,进入治疗环节,为了让她放轻松,医生播放了朵朵爱看的动画片,她很感兴趣,没有一开始那么紧张了,主动爬上了牙椅。

治疗中,医生采用「Tell-Show-Do」即告知-演示-操作的行为管理方式,把有声音的吸唾管比喻为妈妈用的「吸尘器」,三用枪比喻成「小吹风」……消除了小朋友治疗过程中对未知的恐惧,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与孩子的互动和鼓励,很顺利的完成了一颗牙齿的根管治疗和金属冠修复,治疗结束后交待了医嘱和注意事项并互留了联系方式。

让孩子轻松看牙的正确打开方式
(朵朵放松地进行口腔治疗)

什么是儿童行为管理?

在儿童口腔检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采用 合适的语言与情感交流 及时发现和消除患儿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建立患儿对口腔治疗环境的适应力,提高诊疗操作中患儿对不适感的耐受力,获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来看看我们的儿童口腔医生怎么给孩子「爱」的鼓励吧!

1、可爱的牙科器械昵称——「捉牙虫游戏」模式开启!

通过亲切的语言与孩子互动,带孩子熟悉治疗中所用到的医疗器械,可爱的昵称可以消除工具的冰冷感,让孩子们感觉亲切、有趣,熟悉过后再进行口腔内的操作,可提升孩子看牙的配合度。治疗中的互动和「牙虫」的直视感让小朋友沉浸在帮助阿姨「一起捉牙虫」的游戏中。

2、转移孩子注意力,降低看牙不适感——家庭影院模式开启!

治疗过程中会通过播放故事情节丰富的动画片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100 多部时下最流行的动画片随小朋友挑选。动画片的吸引,可以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大大降低对看牙不适感的关注!

3、疼痛控制做到位——无痛看牙模式开启!

对于一些可能产生疼痛的操作,我们会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儿童对于疼痛的耐受力不像成人,不能要求孩子忍受疼痛接受治疗,局部麻醉只作用在注射部位,不会对孩子全身健康产生影响。

4、防风防水小雨衣——自由看牙模式开启!

怕水怕声音的孩子们戴上口腔治疗防水「小雨衣」,可以在甜甜的睡梦中顺利的完成口腔治疗,也不耽误看手机玩游戏,同时「小雨衣」优质的隔离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口腔治疗的质量和效率。

让孩子轻松看牙的正确打开方式
(睡眠看牙)
让孩子轻松看牙的正确打开方式
(玩手机看牙)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