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17
原创

致敬那些守护百姓眼健康的医生父亲

致敬那些守护百姓眼健康的医生父亲

普通人眼里,医生有光环加持,沉着冷静,以心为灯,为患者带去光明和希望。实际上,他们常常忙碌到深夜,肩抗医者责任与担当,工作繁忙时,常常忽略家庭,无法照顾父母。

然而,敬业与孝心从来不冲突。

当医生与人子的身份交织,当个人小家庭与社会大家庭不期而遇,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最美医生用大医精诚、护佑百姓的心态去书写这双重身份的人生篇章。

杨付合    秉承仁心仁术,谱写大爱光明

扎根眼科医疗逾 40 年,初心却从未改变。

「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德医双馨」、「做好眼健康守门人」……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业务院长、眼表角膜病科主任杨付合,用精湛的医术、耐心地讲解、热情医疗服务、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赢得很多患者的敬重,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也一直在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致敬那些守护百姓眼健康的医生父亲

记得一个中午,其他医生都休息了,杨付合院长也正准备下班,看到一位青年搀扶着老人走进来,得知医院下班后,老人坐在医院的长椅上,从口袋里掏出凉馒头,接了一杯热水,等医生上班。杨付合院长得知远道而来老人的情况后,立即停止下班的脚步,重返诊室,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诊治 [1]。

「我们应该把患者当做亲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动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有激情永葆学习活力,将心比心,给予患者最有效的回应,从患者的角度制定最优诊疗方案。」杨付合院长经常教导青年医生,要修炼过硬的医疗技术,又要懂得与患者建立和谐关系。

秉承仁心仁术,谱写大爱光明。杨付合院长常常忘记自我、忘记家人,工作到深夜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为了给复杂眼病患者悉心治疗,甚至住在办公室。「患者就是我的家人,我不能看着『家里人』被病痛折磨。」行医多年,杨付合院长接诊了不计其数的疑难眼病患者,每每陷入治疗复杂之境时,他总是会对自己说:再努力一下。

杨付合院长对眼表角膜病等复杂性眼病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在国内较早开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移植术,圆锥角膜胶原交联术及准分子激光诊疗等工作。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一步一个脚印,这些年他也一直坚持一个从医信条:「以诚相待,反位思考,德医双馨,您的眼就是我的眼!」

郭晓文是「医靠」更是「依靠」,为父母更为百姓

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屈光性白内障中心主任郭晓文,是白内障学科带头人。三十年来,钻研医术、严谨求实、始终奋战在白内障临床一线,为患者提供有质量、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守卫患者的光明世界

致敬那些守护百姓眼健康的医生父亲

那时候,他并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亲自为父亲做手术。

父亲患有糖尿病以及眼底并发症,从专业的医疗角度来讲,眼底疾病性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得知父亲白内障的时候,郭晓文院长首选是保守治疗,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随着病程的发展,白内障逐渐影响父亲的视力与生活。在评估了父亲的眼部综合条件后,郭晓文院长为父亲进行了白内障手术。

郭晓文院长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从最初的传统中医金针拨障术到早期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再到现在普遍应用的超声乳化、飞秒激光技术辅助系统,白内障治疗技术不断迭代的过程中,患者受益指数也不断攀升。

「我的人生信条就是成为病人的『医』靠」。作为一名医生,郭晓文院长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是「医靠」,更是「依靠」。永做光明路上的追求者,为无数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正是因为有杨付合院长和郭晓文院长这样敬业爱岗、研习医术、待患如亲的医生,才保证了中国眼科医疗事业的正常高效运转。

医者因忠于职业而被人所敬仰。

值此父亲节到来之际,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祝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幸福健康!

图:品牌部自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