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07
原创

汪路明教授:中央型肺癌术式选择,不能为了秀而「袖」

6 月 3 日,「2024 年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大会」在浙江绍兴瓜渚湖畔圆满落幕!作为浙江省胸外科领域的品牌会议,本次大会 3 天议程干货满满,吸引了近千名来自全省各级医院的胸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医护同仁们,大家欢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

汪路明教授:中央型肺癌术式选择,不能为了秀而「袖」

会议现场,丁香园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汪路明教授,围绕「中央型肺癌的袖切手术技术」、「新辅助治疗/转化治疗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价值」、「肺癌术后肿瘤复发的防范措施」等热点临床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参会感受:内容丰富实用,氛围轻松活泼,令人流连忘返

「本届大会是胡坚会长任职以来的第二届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大会。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大家参会和互动的积极性更高,会议现场热闹非凡。」汪路明教授由衷地感慨道。

汪路明教授表示,遵循着浙江省医师协会的办会宗旨,本届胸外科分会工作紧紧围绕「尊师重教、反腐倡廉、精益求精、著书立说、权益援助、公益活动、寓教于乐、守护健康」八大模块开展。本届大会正是这一办会宗旨的完美呈现,内容全面丰富而实用。而且,议程安排紧凑合理,细节可圈可点,令人在紧张的学术交流之余,又感到轻松、贴心,有一种「医师之家」的温馨感。

据了解,浙江省医师协会的宗旨是:发挥「服务、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职能。坚持民主办会,加强医师队伍管理,维护医师合法权益,团结和组织全省医师遵守国家宪法、法规和政策,弘扬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职业道德,提高医师医疗执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本次大会还宣读了浙江省胸外科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数据显示,浙江省胸外科年手术量已经突破 8 万台,且正以每年将近 1 万台的速度增长。对此,汪路明教授指出,「尽管浙江省胸外科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属于相对领先的地位,我们服务患者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我们仍需更加努力,需要做得更多更好,才能达到国家『到 2030 年我国总体癌症 5 年生存率提高 15%』的目标要求。」

「袖切」可最大程度兼顾 R0 切除和肺功能保留

汪路明教授在本次大会上围绕中央型肺癌的外科治疗发表了精彩学术演讲,他指出,目前肺癌的外科手术技术有「一大一小」两个主流方向,所谓「大」,是指切除范围大,如全肺切除术等,原则是尽可能彻底切除瘤灶;而「小」是指切除范围更精细更小,如肺段、肺亚段切除术,原则是尽可能保留肺功能。

事实上,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追求的是「一大一小」兼顾,即:既要实现肿瘤的根治切除(即 R0 切除),又要尽可能多的保留患者肺功能。对此,汪路明教授认为,这两个要求看似矛盾,但并不冲突,袖式肺叶切除术(即「袖切」)是能够兼顾两者的推荐术式。

所谓袖切,概括其定义及主要适应证为:当中央型肺癌患者癌变位于一个肺叶内,但肿瘤已侵及局部主支气管或中间支气管,单纯肺叶切除已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为了保留正常的邻近肺叶,避免做一侧全肺切除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肺叶及一段受累的支气管,再吻合支气管上下切端,临床上称为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

同时,汪路明教授指出,如何在肿瘤及淋巴结等因素的影响下,游离并顺利吻合重建气管、血管,避免术中大出血、术后吻合口瘘、气管狭窄等并发症是袖切手术的最大难点,这要求主刀「要有高超的手术技术,对局部解剖结构要熟练掌握,尤其是在腔镜微创手术为主的当下,开展袖切手术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且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肿瘤分期、基础病评估、危险因素控制等等),不能为了袖切而袖切,更不能为了秀而袖」。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进展可助推肺癌实现慢病化管理

虽然手术是肺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重要治疗方式,但汪路明教授坦言道,「目前肺癌手术技术已到瓶颈,再进步的空间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汪路明教授指出,肺癌患者的进一步获益主要依赖于规范治疗及综合治疗的进展,主要包括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

「大量研究已证实,相比传统化疗,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为主的围术期治疗能够大幅提升肺癌患者的缓解率,甚至使部分患者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另外,基于这些创新药物的转化治疗方案能够使一些中晚期肺癌患者实现缩瘤降期,重获手术治疗的机会,再结合术后辅助治疗,有望实现长期生存。 

肿瘤的慢病化管理是医护及患者们共同的期望,汪路明教授指出,在肺癌治疗药物大幅进展的当下,在坚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下,肺癌患者的慢病化管理正成为现实,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目前我们很多肺癌患者都实现了 5 年以上的无瘤生存期,事实上这已经可以认为是做到了肿瘤的临床治愈。」汪路明发自内心地为实现慢病化、重获新生的肺癌患者感到开心。

降低术后肿瘤复发风险,规范化治疗是关键

术后复发转移是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阻碍,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术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呢?汪路明教授强调,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规范化治疗。

「肺癌早期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较低,因此我们强调早筛早诊早治、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及时手术;而对于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或局部浸润的中晚期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则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比如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放疗等,在肿瘤缩小或降期后再做手术。」汪路明教授举例道。

此外,汪路明教授还强调,术中主刀要尽可能做到肿瘤完整切除,要彻底清扫淋巴结,要坚持外科操作中的无瘤原则,这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再者,术后快速康复也是我们需要积极达成的目标。因为只有患者顺利恢复,才能够尽快接受后续的辅助治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俗话说,治已病不如治未病。改善肺癌的防控现状的关键是早筛早诊早治。汪路明教授表示,在肺癌早筛早诊方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的成绩非常突出,尤其是胡坚教授团队开创性的应用一次性超细支气管镜筛查高危患者的中央型肺癌,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向全国推广。希望未来随着该部分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能够使更多肺癌患者得到更及时的诊治,助力全省乃至全国肺癌防控工作。

汪路明教授:中央型肺癌术式选择,不能为了秀而「袖」

最后,汪路明教授呼吁,肺癌的防控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全省胸外科医护同仁携手努力,不断夯实专业知识技能、积极探索创新研究和疗法,积极为实现「健康中国 2030」伟大目标增砖添瓦。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