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6-06
原创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来源:顾连医疗

对于肢体有障碍的人,康复治疗师们为他们准备了拐杖、助行器以及轮椅等辅助行走的器具,那对于沟通有障碍的人,有没有帮助沟通的辅具呢?答案当然是「YES」。著名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使用的高科技 AAC 辅具与外界沟通交流。

AAC 是什么?

AAC,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即辅助替代性沟通,是一种扩大或替代口语的沟通方式,利用多重管道的沟通策略协助重度语言障碍的人,获得与人沟通的技能,以增进个体沟通能力的系统。任何能帮助一个人提高沟通能力和效率的设备、系统或方式都是 AAC。

许多特殊儿童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部分特殊儿童虽然有语言表达能力,但语言清晰度极差,不能作为交流的手段。因此需借助于非口语沟通的方式,如沟通辅具、图片、照片、字卡等来协助他们进行沟通表达。利用辅助和替代交流可增强患儿的沟通、语言和识字能力。

人类以语言或文字作为主要沟通工具,以传达与交换讯息、建立关系、联络感情。然而对于特殊儿童而言,由于认知、动作、感官等困难,无法像一般人利用语言作为主要的沟通能力,可用沟通辅具以建立其个人与外界连接沟通的模式,增进障碍学生的沟通功能,透过沟通辅具的使用,提高特殊儿童语言的接收或表达能力。

AAC 的适用对象非常广泛,它适用于不同年龄层,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种族背景的一般和特需人群,当他们的动作、口语或书写能力受损而无法满足沟通需要的时候。

AAC 分为四种,即无科技 AAC、低科技 AAC、中科技 AAC、高科技 AAC。生活中我们使用摆手表达再见和拒绝,用挑眉和眼神询问别人,聋哑人用手语和伙伴交流等等都是 AAC,我们称这样没有任何外在支持的非口语交流为无科技 AAC。我们把想法写在纸上,或者打印出图片、文字和别人交流属于低科技 AAC。利用有声的按钮等表达需求,属于中科技 AAC。而像霍金一样使用电脑,平板等装置来和别人交流就属于高科技 AAC。

高科技 AAC 辅具对于应对各种情景下的沟通会更加方便,它可以随身携带,我们很难预料到每一个会用到的语言内容,高科技的 AAC 辅具有无限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地提供用到的单词。无论哪一种方式的 AAC 都是为了提高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参与能力。

由于很多特殊儿童是属于多重障碍,个体差异性极大,因此为其所选择的非口语沟通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需要专业人员在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才能为其配置合适的沟通辅具。在顾连医疗集团旗下顾连芒果儿童康复诊疗中心,治疗师们就曾运用 AAC 来帮助特殊孩子们进行康复训练。

AAC 在孤独症康复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一、背景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自小沟通能力受限,表达需求和言语运用困难。在康复中心接受了一年多的行为治疗和语言训练,但进展缓慢。顾连芒果儿童康复团队为其引入了 AAC 的其中一种方法——图片交换沟通法(PECS)。

PECS 是独特的替代/扩充沟通系统,基于 B.F.Skinner 的《言语行为》一书以及应用行为分析法,由 Andy Bondy 博士和 Lori Frost 言语病理学家于 1985 年在美国创立。

二、实施过程

评估与计划

康复团队对患儿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了解他的兴趣、需求和沟通能力,并制定了个性化的 PECS 教学计划。家长和康复团队保持紧密合作,确保 PECS 在家庭和康复中心的学习和练习。

第一阶段:以物换物-简单请求

康复团队根据患儿的兴趣选择了食物、玩具和活动图片,引导他通过交换图片来获取想要的物品。经过一周的练习,患儿掌握了这一技能,可以独立将图片交给沟通伙伴。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第二阶段:增加自发性-增加词汇

康复团队根据患儿的需求和兴趣逐渐引入新的词汇图片,如服装、学校用品等。患儿在家庭和康复中心的练习中,逐渐扩大了图片词汇量。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第三阶段:辨认卡片-区分图片

康复团队在患儿的图片册中放置了多种图片,引导他根据需求选择正确的图片。经过 2 个月的练习,患儿可以独立地在多张图片中作出正确选择。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第四阶段:句式结构-构建句子

康复团队教导患儿使用「我想要」图片与其他词汇图片组合,以表达更具体的需求。患儿通过在家庭和康复中心的 3 个多月练习,逐渐学会了构建简单句子。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第五阶段:回应-回答问题

康复团队向患儿提问,如「你想要什么」「你想去哪里」等,引导他用图片回答问题。又经过三个月的练习,患儿能独立地用图片回答问题。

第六阶段:评论与表达意念

康复团队为患儿准备了评论词汇图片,如「喜欢」「不喜欢」等,并引导他在特定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评论图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患儿能够用图片表达对物品和活动的喜好。

三、总结

经过一年多的 PECS 学习和练习,患儿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他能够用图片表达需求、回答问题和表达评论,与家人和康复团队的互动更为顺畅。此外,患儿在学校的社交和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

本案例分析了图片交换沟通法(PECS)在孤独症康复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通过分阶段教学,PECS 能帮助孤独症患者逐步掌握沟通能力。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个性化教学、家庭和康复团队的合作,以及持续评估和调整。

作者简介

特殊儿童的第二张「嘴」,顾连芒果辅助替代性沟通 AAC 案例分享
严国斌

顾连芒果儿童康复诊疗中心医疗总监,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