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4-01
原创

孩子说话结巴,长大就好了?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期!

在儿童康复科门诊评估的时候,经常听见家长这样说:

我家孩子 3 岁了,说话总是结结巴巴的,有时候一个字重复好多遍,真替他着急!

我家孩子每句话开头第一个字都半天说不出来,怎么办呢?

我家孩子唱歌、背古诗都不结巴,紧张起来就开始结巴说不出来。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呢?

一、了解结巴

口吃:是指说话时出现结巴、中断不连贯的口语异常现象。主要表现:

(1)重复:重复说某些字、音、短语等;

(2)延长:一个音或音节延长,或只有发音工作而发不出声音;

(3)中断:说话过程中突然卡住说不出话等等。

这些表现使整体说话变得不流畅,有时伴随一些不自然的脸部表情或者身体动作,有些孩子可能会发展出现逃避说话的情况,或是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等等。

二、口吃的原因

口吃的成因尚不明确。学界一般认为,口吃是由基因及环境的相互影响造成的,口吃很可能存在基因方面的易感因素,而环境因素则进一步增加口吃的发生几率。

有些家长说这是孩子模仿其他小朋友造成的,但目前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很难成立。

一般来说,3 岁半之前开始口吃的孩子可以自己摆脱口吃,大部分孩子可以不经过言语矫治,在 12 个月至 24 个月之内就能停止口吃。

如果孩子口吃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那么依靠自己摆脱口吃的几率就很小。如果超过 24 个月,那自我矫正的机会更小了。

三、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1、控制你的焦虑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口吃表现得过分紧张和焦虑,孩子会容易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不利于口吃的改善。

孩子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的口吃,更不要模仿他的口吃行为,应格外注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多找机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口吃只是孩子在「讲话」方面偶尔出现的一个情况,绝不应该成为其生活的主题甚至全部。

2、耐心倾听、避免打断

孩子出现口吃时,不要接话,静静地微笑地看着孩子,耐心等孩子把话说完。打断孩子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压力,让孩子觉得「我得赶快说出来,不然他们要抢我话了!」。

当孩子说话时,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蹲下看着孩子,尽可能多让孩子感觉受到家长的陪伴和注意。

3、避免过多提醒

有些家长会提醒孩子「想好了再说!」、「重新说一次」等等,这些话语或许有一定的短期效果,但长期来看通常不会降低口吃出现的频率,反而会让孩子对口吃产生更大的关注和压力。

家长最好只关注孩子说的内容,而避免在对话中总是停下来指出孩子说话「又不对劲了」——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喜欢家长这么做,而且这并不会减轻口吃行为。

4、降低交流内容的难度

如果能经常讨论当时发生的事情,孩子流畅性语言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当讨论的事件和物体摆在他们面前时,获取词汇速度加快,儿童语言通常会更加流畅。

如果讨论昨天或者两小时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孩子需要去寻找名字或单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可能不利于孩子的流畅性语言。

5、不要强迫孩子表达

不要强迫孩子在不愿意的情况下说话、表演、背诗、打招呼等等,这些都会增加孩子讲话时的压力值,增加口吃出现的频率。

四、如果你家孩子,不能度过这个时期,如:

1. 说话不流畅持续 3-6 个月;

2. 口吃频率较高、持续加重;

3. 有高危因素、如遗传因素。

请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用专业的治疗方法,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儿科神经康复专科 陈姗

市健康科普专家审核:李晶晶

编辑:冯杉杉、梁焕珠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