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30
原创

药师讲科普 | 洪正飞:关注老年人用药健康,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随着社会化人口的老龄化,我国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等,需要长期用药,且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易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药物代谢减慢,更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我们更加重视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接下来,洪正飞药师将为大家介绍老年人的十大用药误区。

误区一、擅自增减药量。

有些老人一旦发现患病,治疗比较过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血压降得太快或血糖降得过低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头晕、乏力,甚至低血糖昏迷。有的老年人坚信是药三分毒,病情刚有好转,又开始自行减量或停药,使血压犹如「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这对器官的损伤非常严重。

误区二、没有症状,不用服药。

一些老年患者虽然血糖、血压明显升高,但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以为自我感觉良好就可以不服药,直到出现卒中等脑血管意外,才有「感觉」,就为时已晚。一旦血压、血糖升高及时就医,若需要服用药物,应该遵医嘱,规律服药,并进行自我监测血压血糖,切不可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否需要服药。

误区三、道听途说,听信他人治疗方案。

许多老年人出于好心,经常会将自己服用效果好的药物推荐给周边亲好朋。但是同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治疗药物,每个人的肝、肾功能不同,选用药物的品种和剂量也不同,所以对亲戚朋友推荐的药一定要咨询医师或药师后服用。

误区四、随意性大,服药不定时。

若要使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应在规定时间内给予规定的剂量,就是用药要讲时辰,比如说:激素类药物、高血压药、利尿药一般是在早上服用;促进消化的药、降糖药一般在饭前空腹使用;补血药、解热镇痛药应该在餐后使用,平喘药、抗过敏药、降脂药应该在睡前服用。如果不遵守这些用药规律,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

误区五、随意掰开研碎服药。

有部分老年患者觉得药片太大或自己的吞咽功能下降,常常将药片掰开研碎,部分药品确实可以这样服用,有的药物是不可以掰开研碎的,比如说:硝苯地平控释片,如掰开服用则容易引起血压骤降;阿司匹林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肠溶片是在肠道内释放的,如掰开研碎会破坏包衣则导致药物在胃内提前释放,刺激胃部引起不适。如果遇到**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胶囊是不可以掰开研碎服用的。 

误区六:盲目跟风,听信宣传。

有些老年人不加鉴别地相信广告宣传、秘方偏方,不咨询医生,就买来吃。要知道保健品不是药品,通常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价格还贵,目前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不良的保健品推销商为提高保健品的疗效,甚至会在其中添加西药成分。比如降压药、降糖药、激素等,易引起药物相互作用,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秘方、偏方则没有科学依据,反而会延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加重病情。

误区七:追求高价药。

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并不是贵的药品就是好的,药品主要是看适应症是否与自身疾病相符,不良反应是否轻微,以及治疗以后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所以药品应该选对的、适合自己的,而不是一味选贵的。

误区八:过度囤药,浪费资源。

许多人到医院开药会要求医生多开药,以备不时之需。过度的囤药,扰乱药品市场秩序,导致真正需要用药的人没有药用;过度囤药增加了个人经济负担和药品滥用等风险,还会出现误服、错服药物的情况。另外,不经常清理药箱会出现药品过期,浪费资源。我们鼓励适当的备药,不要过度的去囤药。

误区九:预防应用,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就是我们大众说的「消炎药」,有些老年人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物」,过分依赖抗生素,只要感冒、发烧就服用,大部分感冒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是没有用的,抗生素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损害重要脏器,长期应用可诱导细菌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误区十:只要服药就行,不重视改善生活方式。

对于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除了服用药物,治疗还要结合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好心态等。

温馨提醒

1. 服药应用温开水,不可以用咖啡、茶、果汁代替。

2. 勿保存过期药物,定期清理过期药物。

3. 勿将自己的药品推荐给其他人使用。

4. 有用药问题请咨询药师。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